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诗道终南 心意长安” 西安将用3年时间打造“唐诗之都”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张惠妹 时间:2025-09-05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惠妹)9月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诗道终南 心意长安’西安市打造唐诗之都”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西安市打造唐诗文化品牌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利用三年时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能够充分彰显中华文明的“唐诗之都”文化品牌。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市文物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微信图片_20250905174700_7_60.jpg

图片来源:王旭东

“西安作为唐代都城长安,是唐诗创作与传播的核心舞台。”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辉表示。据统计,现存5万多首唐诗中,“长安”一词出现过1400余次,大明宫、大雁塔等遗址也为唐诗文化提供了独特的实物载体。依据《实施方案》,西安将围绕“诗道终南 心意长安”这一宣传口号,系统实施理论研究及发展规划工程、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工程、文商旅深度融合工程、品牌塑造重点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建设项目等5个方面、26项具体工作任务,突出唐诗搭台、旅游引路、经济唱戏的模式,推动“唐诗之都”建设。

在文化遗产保护上,西安将加强唐诗相关文物资源的梳理与活化利用。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冯健介绍道:“今年9月,西安博物院将推出“风雅长安——王维文化艺术数字沉浸展。”该展将以馆藏“清仿元赵孟頫《摹王右丞辋川图》卷”为核心蓝本,结合王维诗歌创作背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数字沉浸展览。近期还将在西安火车站核心区举办“唐诗里的长安”主题展示,使唐诗融入城市公共空间。

文商旅融合方面,西安市将推出多条唐诗主题旅游线路。西安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左东表示:“今年将推出‘曲江流饮辋川烟’朝圣之旅、‘秋风生渭水’怀古之旅2条线路,后续将拓展‘终南阴岭秀’等唐诗山水旅游线路。”此外,全市将举办首届“跟着唐诗去旅行—西安青少年文旅知识大奖赛”,把唐诗文化内涵和西安文旅资源结合起来。

据长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永涛介绍,作为唐诗文化的核心承载区,长安区至今留存杜甫、李白、白居易等唐代诗人遗迹86处。长安区正依托“山水长安·唐诗故里”文化IP,打造“两纵两横多节点”文旅布局,推进“诗圣里”“人面桃花”等文旅融合项目,其中“诗圣里”已投资1632万元,建成4000余平方米杜甫文化广场。下一步将推出唐诗文旅线路,塑造沉浸体验新场景。

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常文芝表示:“曲江飞行剧院将于9月正式营业,再现‘春风得意马蹄疾’‘长安水边多丽人’等经典诗句场景。”近年来,曲江新区深耕唐诗文化,将古典诗意融入现代景区建设,创作出一批充满唐诗意象的景点与项目。后续还将推出“唐韵霓裳”城市观光车主题游线,串联起大雁塔、不夜城、芙蓉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景区景点,形成“唐诗之路”深度体验,2026年“长安灯会”也将围绕唐诗主题于元旦亮相。

下一步,西安市将持续开展“跟着唐诗游长安”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以理论研究筑牢文化根基,让文化遗产活态生长。打造诗意生活新场景、塑造国际传播新范式、开辟文化产业新赛道,扩大唐诗文化品牌影响力,使唐诗文化深度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为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建设注入新动能。


编辑:子墨           责编:王越美           终审:张建全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