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88岁高龄骨折患者 植入起搏器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向东梅 付佳琪 时间:2025-09-04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向东梅 付佳琪)近日,城固县医院心血管内科携手多学科团队,成功为一位88岁高龄的骨折患者张大爷植入心脏起搏器,为老人的生命健康筑牢防线,也为后续骨折手术铺平道路,这不仅是医疗技术的胜利,更是医者仁心与团队协作的生动诠释。 心脏“警报”:高龄患者面临双重挑战。张大爷在家不慎滑倒,右髋部剧痛,被送往城固县医院后,诊断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然而,术前检查发现其存在严重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跳最慢时每分钟仅36次,伴有胸闷症状,心脏问题成为骨折手术的“拦路虎”。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魏峰解释,心脏电信号传导出现问题,如同发动机“点火系统”失灵,随时可能停摆,唯有植入永久起搏器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麻醉“护航”:精准决策保障手术安全。面对高龄患者,家属担心身体无法承受手术。心血管内科团队经仔细评估,认为安装心脏起搏器是关键。但张大爷因骨折疼痛和陌生环境烦躁不安,对起搏器手术极为不利。于是,心血管内科立即邀请麻醉科团队会诊,麻醉科专家果断决定实施全身麻醉下的起搏器植入术。这一决策需要极大的担当和技术自信,全身麻醉能彻底消除患者的焦虑和疼痛感,精准调控生命体征,保障手术环境理想,也为后续骨科手术提前预演。 起搏“助力”:心脏手术顺利完成。在麻醉团队的精密监护下,心血管内科手术团队提前模拟操作流程,将每个步骤精确到分钟,最大限度缩短手术时间。从穿刺到起搏器植入、参数调试完成,仅用1小时。术后,张大爷心率稳定在每分钟60次左右,胸闷症状缓解,精神状态好转,为后续骨折手术筑牢基础。 骨科“接力”:微创手术重塑“顶梁柱”。随后,治疗接力棒交到骨一科团队手中。张大爷所患的“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对高龄患者致死致残率极高,手术是唯一希望。骨一科团队组织全科讨论,为张大爷量身定制手术方案,在麻醉科保驾护航下,成功实施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这种微创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固,允许患者早期活动,特别适合高龄患者。手术一气呵成,用时短,效果好。 康复“启航”:人文关怀温暖人心。术后,张大爷平稳度过手术危险期,全面接受康复治疗。心血管内科和骨一科护理团队共同制定详尽护理计划,运用先进疼痛管理方案,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床上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经过两个科室的精心救治和护理,张大爷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张大爷的儿子感激地说:“是你们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地接力,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解决,把老爷子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你们救的不只是一个人,更是我们一大家子人的念想。” 这场高难度的生命接力赛,跑出的是技术创新的“加速度”,更是医者仁心与团队协作的“温度”。张大爷的成功救治,是我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优越性的生动体现。也再次证明,只要怀揣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医学就能为每一位患者,无论年龄,托起一份“稳稳的幸福”与希望。
编辑:西亮 责编:小木 终审:慕瑜上一篇:城固县医院麻醉科:精准麻醉,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