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榆林佳县:林下养鹅唱响致富“向天歌”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娟娟 时间:2025-08-28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娟娟 通讯员 许倩)夏末秋初,走进榆林市佳县梨湾村的成片苹果林地,一群群白羽黄喙的扬州大鹅在林间悠闲踱步,低头啄食着林下的青草。这幅“林下养鹅、鹅促林茂、生态和谐”的生动画面,正是刘国具镇近年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探索生态养殖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

魏梦娇摄

近年来,刘国具镇紧抓苏陕协作机遇,立足扬州及周边地区“盐水鹅”深加工产品的旺盛市场需求,创新采用“林下养鹅”的绿色循环模式,让养殖与种植巧妙相融,既省下了饲料成本,又让果树长得愈发旺盛,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魏梦娇摄

扬州大鹅养殖基地采取“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对大鹅进行统一育雏、分散养殖、集中回收、统一出售,并以果园地、玉米地、苜蓿地套养扬州鹅的方式进行“循环示范试验”养殖。目前,全镇林下循环养殖大鹅可实现20000只以上,养殖周期约120天,存活率达98%以上,带动了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小鹅雏正逐渐成长为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鹅”。

扬州白鹅成功落户黄土坡,是广陵区对口帮扶联络组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的重要成果。帮扶工作以全周期保障为主线,覆盖项目规划、品种引进、设施建设、技术培训与市场销售全过程。在项目初期,扬州方面组织专家团队量身制定“林下散养+育雏棚培育”综合方案,并引进适应性强、抗病性优良的三花鹅种;帮扶组积极协调资源,建成恒温育雏棚,配套自动化养殖设备,大幅提升生产条件。此外,通过每月远程教学、每季度专家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强化技术培训,有效提升养殖户专业能力。在市场端,联络组主动对接扬州企业,以保底价回收协议切实消除销售顾虑,形成“供—产—销”闭环支持。整套帮扶机制科学严谨、环环相扣,真正实现了“敢养、会养、稳收益”的惠民目标。

下一步,刘国具镇将积极推动养鹅产业向科学化、规模化转型升级,通过延伸产业链,着力打造“刘国具生态鹅”这一地域特色品牌,让生态鹅养殖成为富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编辑:夏雨           责编:姜琼           终审:张建全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