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宁陕:聚行业文化之力,铸乡村振兴之魂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寇莎莎 杨茜 时间:2025-08-04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寇莎莎 杨茜)仲夏夜的秦岭深处,宁陕县“村光大道”群众大舞台成为最璀璨的明珠。当教体系统的师生以铿锵鼓点奏响“教共体专场”的青春乐章,当青少年舞者在聚光灯下跃动出未来的希望……一场场由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组织的“奋进新时代·展现新风采”的行业部门文化文艺活动季,正依托“村光大道”这一亲民舞台,汇聚全县行业力量,将文化的种子深植乡土,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之魂。 行业风采聚舞台,村光大道焕新颜。宁陕县“奋进新时代·展现新风采”行业部门文化文艺系列活动由县委宣传部统筹,县文联精心策划,县文旅广电局全力护航。活动巧妙依托“村光大道”这一亲民舞台,将聚光灯投向全县各条战线——从机关干部到学校师生,从老年大学银发学员到青少年舞者,不同行业人群纷纷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文化建设的真正主角。 系列文化盛宴,巧妙地将“村光大道”这一亲民舞台交给了平日耕耘在不同战线的“主角”。活动自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包括“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初决赛、教共体专场、少儿舞蹈之夜专场、“文化旅游形象大使”暨青年才艺大赛初赛、老年风采专场在内的多场精彩演出。各责任单位深挖行业精神内涵与宁陕地域文化特色,倾力编排了近百个原创节目。 歌咏比赛中,全县干部职工用歌声展现积极向上的风貌,唱出“永远跟党走”的赤胆忠心;教共体专场中,师生同台献艺,琅琅书声融入青春舞步,在情景剧《农耕时代》里唤醒观众对乡土的集体记忆;少儿舞蹈之夜则充满活力与希望,孩子们用跃动的身姿点亮了山乡的夜晚;老年大学专场银发闪耀,太极拳刚柔并济,模特秀走出“夕阳红”的自信风采。每一场演出,都是行业精神的艺术凝练,是宁陕文化基因的生动解码,更是基层干部群众从“台下看”到“台上演”、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生动实践,极大激发了参与者的归属感与创造力。 文化活水润文旅,行业聚力促融合。“村光大道”作为宁陕精心打造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此次行业部门风采集中展示活动中,展现出强大的资源聚集与价值转化能力。持续两个多月的主题演出,使其迅速成为宁陕夜经济的活力新磁极和文化旅游的闪亮名片。 “一系列群众乐于、便于参与的活动让‘村光大道’真正热起来了!也逐步改变为之前群众要协会文艺工作者下基层去演为我主动来演,真正让群众成为文化文艺活动的主角”县文联负责人介绍。持续两个多月的行业主题演出,使这里成为宁陕夜经济的新磁极。每逢演出日,周边农家乐一座难求,民宿入住率显著提升,山珍、蜂蜜等农特产品搭上文化快车,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宁陕味道”。一位经营小吃的摊贩乐得合不拢嘴:“以前晚上安静得很,现在舞台灯光一亮,我们这儿也跟着‘亮’了,收入翻了一番!” 活动季更成为展示宁陕魅力、擦亮文旅品牌的绝佳窗口。各行业部门专场巧妙融入宁陕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与质朴醇厚的乡土风情,通过线上线下全媒体传播,吸引众多省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游客们白天畅游悠然山、上坝河,体验秦岭秘境,夜晚则汇聚“村光大道”,在璀璨灯光与动人旋律中,感受行业文化的活力与乡土艺术的魅力,沉浸式体验“山水宁陕·康养福地”的独特韵味,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提升了旅游综合效益。 文化赋能聚合力,振兴扬帆启新程。这场正在火热进行中的行业部门文化文艺大联欢,其意义远超文艺活动本身。它搭建起一个展示、交流、赋能的综合平台,极大激发了行业部门队伍内生动力,正悄然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多元动力。干部职工在共同策划、排练、演出的过程中,增强了跨部门协作,强化了团队凝聚力,更在展示自我、服务群众中收获了成就感与价值感。“排练时大家为节目效果‘头脑风暴’,很多好点子后来直接转化成了我们优化服务推进工作的好方案。”一位参与组织工作的干部深有体会。 活动更促进了文化服务与产业振兴的深度耦合。县文旅部门正着手将活动中的精品节目纳入旅游旺季常态化展演;教体部门探索将“村光大道”舞台体验融入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课程;多家旅行社敏锐捕捉商机,推出“观村光演出,品宁陕山珍”的特色线路。文化、旅游、农业的产业链条在“村光大道”的辐射下加速融合。 夜幕下的“村光大道”,歌声与掌声汇成欢乐的海洋。宁陕县以行业文化为笔,以“村光大道”为卷,正在描绘出一幅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当行业之光与乡土之情在此交融,照亮的不只是今日的舞台,更是宁陕以文化之力驱动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广阔未来。这片绿水青山,正因文化的浸润,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希望。
编辑:西亮 责编:林夕 终审:慕瑜上一篇:渭南重点工业企业产品宣传推介活动乳制品专场在富平县举行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