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宝鸡岐山县:多措并举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

来源:未知 作者: 时间:2025-08-01

(通讯员 何海岐)今年以来,岐山县人社局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任务目标,加压奋进,合力攻坚,上半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159人,完成硬仗任务59.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65万人,完成硬仗任务112.7%,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

强化组织领导,全力挖掘就业岗位。岐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工作,多次召开调度推进会,成立工作专班,协调解决工作中突出问题,对硬仗6个方面40项具体任务细化分工,推动工作落实落细。先后举办2025年春风行动、直播带岗、招才引智宣讲会、汽车产业工人技能大赛等就业服务活动3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4万余个,募集就业见习岗位317个,提供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政策性岗位125个,以工代赈项目新增就业岗位120余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40万元,扶持创业20余人,带动500人实现就业。

聚焦重点群体,精准开展就业服务。深入镇村开展“零就业”家庭援助和公益性岗位管理督帮作,常态化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扎实开展2025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定制式组织开展入企探岗、直播带岗及“小而美”、“专而精”招聘活动,进一步提升人岗匹配率。截至目前,全县脱贫人口务工就业2.46万人,发放跨省交通补贴64.4万元;失业人员再就业743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41人,完成硬仗任务的79.5%、120%,帮助退役军人、残疾人实现就业105人,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684人,推荐62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落实“1131”就业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率达95.07%。

优化供需匹配,提升技能培训质量。坚持“树一个品牌、带一方就业,强一域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思路,持续优化提升“西岐名吃”“西岐家政”“西岐工匠”三大劳务品牌。依托“一镇一品、一村一业”就业帮扶模式,精准摸底,因需施培,修订完善《岐山县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管理办法》,创新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培训、“一碗面”特色中期技能培训、实现技能培训规模、质量和效果协调发展。聚焦餐饮服务业易就业、增收快、前景好等特点,采取“短期+中期、培训+考证+就业”相结合方式,举办各类培训35期2266人,完成年任务的87%。

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就业载体建设。高质量运营岐山县零工市场和就业服务驿站,以新业态就业为切口,打造“岐山智慧零工·AI助跑”小程序,提供“就业援助、创业扶持、求职招聘、人才服务、职业指导、权益维护”六位一体服务,建立“失业登记+联系+服务”工作联动机制,依托城乡社区就业服务设施建设,新建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各1个,智慧就业服务驿站7个,“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2个,打通惠企利民“最后一公里”,做到人社公共服务不断线。

加强劳动保障,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严厉打击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劳务派遣单位欠薪欠保、违法裁员、求职陷阱等行业乱象;扎实开展根治欠薪制度落实集中治理专项行动,深入项目工地逐个排查,对工资支付、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全面“体检”。截至目前,累计检查用人单位62户次,为237人追讨欠薪194.9万元,办结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投诉案件157件,时效内办结率100%;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7件,调解、裁决金额155.9万元,调解成功率90%;办理涉企案件73件,执行涉企资金8833.15万元。

落实政策红利,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为29个村安排乡村振兴衔接项目资金2887.64万元,支持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5个,预计带动就业120人,人均增收106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人均待遇213.4元,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为1002名重点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6.22万元;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高龄补贴5923.91万元;为退休人员发放养老待遇5.57亿元,兑现失业、工伤保险待遇1230.43万元,发放就业见习补贴102.32万元,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下一步,岐山县人社局将充分发挥全县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牵头协调作用,紧盯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积极实施稳岗扩岗行动,加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打好打赢稳就业促增收硬仗。


编辑:杨红军          责编:慕瑜           终审:张建全

上一篇:洋县:招商引资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