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数字科技解锁“帝国密码”

全真XR体验空间带你“走进”秦陵地宫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梁飞燕 时间:2025-07-30

你想象中秦始皇的地下帝国是什么样子的?如果给你一次进入秦始皇陵,参观秦陵地宫的机会,你愿意尝试一下吗?当铜车马向你奔来,当兵马俑就在身旁,当你提起机弩参与一场秦楚之战,你是否会被震撼到?

7月29日,由陕文投集团携手宏达电(HTC)联合打造的《帝国密码——秦始皇陵》全真XR体验空间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国际旅游广场试运营,吸引众多游客体验。当观众戴上XR头显走进场地,仿佛穿越回两千多年前,在数字世界里缓缓推开地宫大门,走进千古一帝的超级地下王国,脚下水银江河蜿蜒流淌,头顶二十八星宿璀璨耀目,近距离观赏凛凛雄风的兵马俑军阵、始皇巡游的车队、六国的奇珍异宝、气势磅礴的宫殿,当你正要忍不住惊叹时,又要小心躲避设置精妙的重重机关……

科技赋能 开启千年文明震撼之旅

秦始皇陵地宫因建筑结构复杂、受限于当前的考古发掘技术,被学界公认为是“本世纪无法开启的时空胶囊”。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人们也在期待是否能借助科技赋能,让恢宏磅礴的秦地宫揭开尘封两千多年的面纱?

14.jpg

日前,陕西省出台了《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要创新消费场景,强化技术创新引领,利用VR/AR技术开发沉浸式、互动式消费场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陕文投集团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人工智能+、市场化模式开辟发展的新赛道。

《帝国密码——秦始皇陵》利用先进的XR技术讲述古老的故事,既保留了文物最真实的状态,也让它们能够跨越时空界限,触及更多的心灵。该项目团队借鉴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积累的物探数据成果,在严谨的科学勘探基础之上,对秦始皇陵地宫进行了全景数字化、艺术化复原。

同时,项目用科技的温度链接历史的厚度,借助5K超高清视界、空间追踪和精妙的手势交互技术,带给游客全新的体验。在大量学术研究成果的支撑下,这场以“历史复原、电影叙事、科技呈现”为特色的焕新文旅体验,通过XR、数字空间再造、人工智能等全球前沿的技术重现秦地宫壮阔景象。

体验革新 有效激活文旅消费新活力

“此次我们邀请秦始皇帝陵考古队原队长张卫星把关文博历史,著名导演金铁木赋予叙事张力,电影美术大师霍廷霄及团队还原大秦风骨,还邀请深耕于3D、游戏制作领域的专业团队加入,以国际化制作水准打造项目。通过跨领域协作模式,积极尝试‘文化 +艺术 +科技’传播新范式,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一次兼具思想性、艺术性、技术性的有效实践。”该项目负责人表示。

25.jpg

试运营当天,《帝国密码——秦始皇陵》全真XR体验空间吸引了大批全国游客前来体验,首批早鸟票也一抢而空。记者在现场看到,游客们在精心设计的动线中兴奋地体验着,这种将历史真实性与科技体验感紧密结合的焕新模式,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潮”起来,更让文化“火”起来。“太震撼了!有生之年能够借VR踏进秦陵深处,这怎么不算是我们当代人的幸福呢?”从甘肃来参观兵马俑的王先生带着孩子体验了“帝国密码”后,兴奋地说。

82.jpg

为了让游客在欣赏兵马俑的同时,能够通过高科技技术,了解地宫全貌,构建起“虚实相生”的新型文旅体验生态,《帝国密码——秦始皇陵》首个体验空间选址在兵马俑景区,“《帝国密码——秦始皇陵》全真XR体验空间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通过数字技术转化为可触碰的肌理、可倾听的故事、可参与的历史,不仅为历史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开辟了新模式,更为人民群众提供了高品质的文化消费新选择、新场景,有效激活了文旅消费新活力。一个集‘文化解码+沉浸体验+多元消费+品牌输出’的产业链正在形成。”项目运营负责人说。

品牌输出 代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今年以来,“中国游”市场持续火热,呈现强劲的复苏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西安作为世界十大古都之一,凭借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全球游客的目光。另一方面,国漫电影《哪吒2》不断刷新票房纪录、冲刺全球影史票房榜,游戏黑神话《悟空》引爆全球市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走向世界文明的舞台中央,成为世界文明拼图中不可或缺的瑰丽板块。兵马俑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78.jpg

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帝国密码——秦始皇陵》项目将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文旅体验标杆,实现品牌输出和文化出海。当前,正面向国内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国外重要城市的核心商圈和国内外知名文博机构进行IP授权并落地运营,实现文化走出去和走进去。《帝国密码——秦始皇陵》项目的海外品牌输出,将代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探索出一条“历史IP+数字科技+文明传播”的文化出海路径。

当数字浪潮拍打着文明的堤岸,沉睡千年的帝陵正悄然苏醒。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连接传统与未来的纽带,正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文化消费升级开辟全新路径。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

编辑:子墨           责编:林夕           终审:赵梓希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