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合阳县城关街道古莘社区:竹承匠心 情系两代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高盼成 李佳琦 时间:2025-07-29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通讯员 李佳琦)7月28日下午,渭南市合阳县城关街道古莘社区内暖意融融,一场以“竹承匠心·情系两代”为主题的竹编画制作活动在此开展。辖区公安局、平安物流公司的在职退伍军人与青少年儿童齐聚一堂,在竹丝篾片的交错中,架起代际交流的桥梁,让爱国情怀与非遗文化在指尖流转。 活动伊始,主持人以生动的话语阐述了活动主题与意义,让青少年在手工实践中走进退役军人的故事,将“敬英雄”的情感化为具体行动。随后,《奉献——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宣传片》的播放,让在场者直观感受到退役军人转业后的坚守奉献,不少青少年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 分享环节,几位退伍战士带着岁月的沉淀,娓娓道来自己的服役经历:有的曾驻守边疆,在风雪中守护国土;有的参与过救灾抢险,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还有的转业后扎根基层,用军人的严谨与担当服务群众。“穿上军装,保家卫国是责任;脱下军装,服务社会是本分。”一位老兵的话朴实却有力,让青少年们深刻理解了“英雄”二字的重量。 手工制作环节成为全场的“重头戏”。志愿者拿起竹篾,细致演示着编织技巧:“先固定边框,再用‘一上一下’的手法穿插,就像我们做人做事,要有条理、有耐心。”退伍军人与青少年们分成小组,老兵们手把手教孩子们拿捏竹篾的力度,孩子们则发挥想象,在竹编上点缀出五角星、和平鸽等图案。“爷爷,您看这样编好看吗?”“孩子,你这创意真棒,就像当年我们在阵地上插的红旗一样鲜亮!”竹丝交错间,代际的距离悄然拉近,非遗的魅力在实践中自然流淌。 活动尾声,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竹编画郑重地送给身边的退伍军人,一句句“爷爷您辛苦了”“叔叔谢谢您”真挚而温暖。全体参与者手持作品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这张充满温情的画面。社区还为青少年们准备了乐高小礼品,鼓励他们将这份对英雄的敬意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用知识与行动报效祖国。 此次活动不仅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了竹编非遗的魅力,更通过代际互动,让退役军人的精神力量浸润童心。一根竹篾串联起传统与当下,两代人携手编织的不仅是精美的画作,更是一份跨越时光的理解与传承。 编辑:佑怡 责编:林夕 终审:赵梓希上一篇:渭南·日照文旅推介会成功举办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