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电影迈入“龙标时代” 暑期档掀起观影新浪潮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时间:2025-07-25
小朋友在体验 张惠妹 摄 观众体验XR电影 刘青/摄 西安已上映的部分XR电影海报 受访者供图 “爸爸快看!那些文物真的‘活’过来了!”在西安奥斯卡大象元 XR未来影院的体验厅里,来自延安的高中生可可兴奋地拉着父亲袁先生的手说。此刻,父女俩正置身于《唐宫夜宴》的虚拟世界中,亲历一场“穿越千年”的沉浸式互动——这一幕,正是今年暑期档席卷全国的 XR电影新浪潮的生动缩影。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暑期档的热度不仅来自不断攀升的传统电影票房数字,更源于这股科技与文化交融的新风尚——虚拟现实电影正式进入主流市场。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9部虚拟现实电影成功立项获得“龙标”(电影公映许可证),标志着这一新兴影视形态在国内实现规模化发展,中国电影由此迈入从“静坐观影”到沉浸式“入戏游观”的全新阶段。 从“看电影”到“走进电影” 什么是“虚拟现实电影”?国家电影局将运用虚拟现实(含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有关技术制作、采用头戴式显示设备等虚拟现实终端观赏,用于电影院等固定放映场所公开放映的新形态电影称为“虚拟现实电影”。 “虚拟现实电影”是XR(扩展现实)技术在影视领域的应用形态,XR涵盖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和MR(混合现实)等多种形式,本质上是真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连续变化给人们带来的新体验。当前虚拟现实电影主要采用“步入式”(观众可自由移动)和“坐观式”(固定座位但可交互)两种主流观影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下,观众通过佩戴专业头显设备,不仅能实现720°全景视角的自由探索,更能与影片中的角色和环境产生深度互动,无论是转动头部观察场景细节,还是通过身体移动触发剧情发展,都使观众从传统的“旁观者”转变为故事的“参与者”,获得真正身临其境的观影感受。 2017年,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率先设立虚拟现实竞赛单元,首次将该类作品纳入国际主流影展体系;2023年,《消失的法老——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首次引入上海迅速火爆出圈后,陆续登陆深圳、西安、成都,累计接待观众已超过30万人次;2024年,《永恒之美·巴黎圣母院》《唐朝诡事录·西行》《一梦入大唐》《漫步太阳系》等一大批XR沉浸式体验项目成为大众娱乐的新选择……国际视野下的虚拟现实浪潮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潜力。 面对虚拟现实内容的快速发展,国家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政策予以支持。2022年,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升温,2025 年3月,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将虚拟现实电影正式纳入国家电影管理体系。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电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届三次全体会议暨电影标准化宣贯培训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加快虚拟现实等领域标准体系建设,为产业规范化发展奠定基础。 在政策引导与技术突破的双轮驱动下,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市场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虚拟现实产业联盟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我国 XR 内容市场规模已达 127 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大空间沉浸式体验内容占比首次突破 40%,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为新型文化消费场景的诞生创造了条件。2025年1月,全国首家多厅虚拟现实影院——西安奥斯卡大象元 XR 未来影院落户西安,并在7月11日的“沉浸中国奥映未来”XR 大空间沉浸展暨展映片单发布会上,影院携手河南广电大象元、三体宇宙、华屹境界等12家虚拟现实头部企业,集中展映了21部涵盖文旅、科幻、科普等多元题材的 XR 大片,并推出三款 MR 互动游戏。这一盛况不仅展现了我国虚拟现实内容创作的丰硕成果,也标志着虚拟现实电影产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三部本土XR电影斩获“龙标” 2025年是世界电影诞生 130 周年,也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年份,中国电影产业迎来新的里程碑——今年3月 26日,河南广电大象元出品的 XR 沉浸式大空间作品《唐宫夜宴》和《隐秘的秦陵》获得国家电影局颁发的虚拟现实电影第 001、002号“龙标”。 与以往的 XR体验项目相比,此次突破具有标志性意义。在《通知》发布之前,VR 内容多以展览、体验为名,在商场、景区、展馆中小范围播放,这就导致高质量内容和普通内容拉不开差距,真正优质的作品因缺乏规范化的展示渠道,往往需要投入更高成本才能“出圈”。如今获得“龙标”的虚拟现实电影不仅正式进入影院放映体系,票房分账也纳入全国票务系统,让观众能在专业影院体验“人在剧中,剧在眼前”的全新艺术形式。 陕西在虚拟现实电影领域的布局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目前已获得“龙标”的19部虚拟现实电影中,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与西安沉浸奇观电影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龟兹乐舞》《石峁鹰熊》《梦回延安》三部影片,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与观众见面,进一步丰富国产虚拟现实电影的内容矩阵。 更值得关注的是,陕西在技术创新方面同样走在前列。在 2025 年全国电影(厦门)交易会上,西影集团自主研发的“西影无界·SIE虚拟现实影院专用座椅”正式亮相。这款全球首创的“坐观式”虚拟现实电影标准影厅专用座椅及180克超轻型头显设备,开创了“轻量化+标准化”的全新观影模式。这一突破性创新,标志着陕西在虚拟现实电影领域实现了从内容创作到技术装备的全产业链布局,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陕西方案”。 “在陕西省电影局的大力支持下,西影集团从去年就开始布局虚拟现实电影产业。”西安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西安 XR 电影产业基地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季萱介绍。2024 年9月 21 日,随着西安XR 电影产业基地在西影电影园区的落成,西部首个集技术研发、内容创作与产业生态构建等于一体的XR电影产业平台应运而生。目前,基地的 XR 多功能展演厅、标准化影厅及自主研发设备预计于今年8月底全面投入使用,届时将为观众开启全新的沉浸式观影时代。 亲子家庭成为暑期档观影主力军 作为国内首家多厅虚拟现实影院,同时也是国内目前面积最大、体验厅最多、片单数量和类型最多的虚拟现实影院,西安奥斯卡大象元XR 未来影院拥有三个独立观影厅和一个MR 游戏体验厅,体验空间占地达3000平方米。“目前我们的体验厅都是‘步入式’观影厅,每场观影前我们都会检查头显电量、测试片子能否正常播放、对头显设备进行消毒等。”影院营运主管侯佳艺告诉记者。 该影院自 2025年1月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观众一万多人次。据侯佳艺介绍,暑期档目前已推出《唐宫夜宴》《隐秘的秦陵》《祖国疆域·深空》《西游·大闹天宫》《吞食者》《海洋奇幻之旅》《美丽星球》《古蜀国奇妙游》《跟着汉字去穿越》9 部影片,其中《唐宫夜宴》《祖国疆域·深空》《西游·大闹天宫》三部影片占据票房榜前三。“这三个厅单场最大容纳50人,票价从88 元—128元不等,团购票价会更优惠一些。”侯佳艺说。 7月19日下午,来自呼伦贝尔的游客董钦龙带着 13 岁的儿子刚结束《祖国疆域·深空》的体验,便激动地向记者分享观影感受。“火箭发射时气流声仿佛在耳边呼啸,看着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后解体,整个过程紧张刺激,感觉就像亲身参与了发射任务一样。”董先生兴奋地描述着电影中的震撼细节。影片逼真的太空场景让董先生的儿子对航空航天产生了浓厚兴趣,作为首次体验 XR电影的观众,父子俩感慨颇深:“XR 电影把知识变得身临其境,比教科书生动多了!”董先生还表示:“这次体验完全超出预期,绝对物超所值,未来还想再尝试不同类型影片!” 延安市民袁先生带着女儿可可体验完《唐宫夜宴》后同样赞不绝口:“整个洛阳城的布局和建筑还原得太真实了,仿佛真的穿越回了盛唐!”这部采用“步入式”XR 体验模式的作品,让父女俩化身文物修复实习生,在“唐小妹”的引导下,通过自由行走的方式沉浸式探索大唐盛景。不过袁先生也提到:“带着头显在体验厅里走了近 40分钟,确实有点累,但这份‘甜蜜的负担’,完全值得!” 如今,市面上的XR 体验项目日益丰富,各类创新作品不断涌现。像是《长征·四渡赤水》,让观众仿若置身战火纷飞的年代,深刻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与伟大;《永恒的传奇·守卫秦陵》里,观众化身“禁卫军”,骑战马、驾战车深入秦始皇陵,揭开大秦帝国的神秘面纱;《兵马俑奇妙夜》则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奇幻的夜晚探秘之旅,由兵马俑带领观众穿梭在古老的地下世界。 从市场反馈来看,目前市面上的XR影片深受各年龄段观众喜爱,尤其在暑期,亲子家庭成为消费主力。不少家长表示,XR电影既能让孩子在娱乐中学习知识,又能带来难忘的亲子时光,相比传统娱乐方式更具吸引力。 迈入新阶段的机遇与挑战 “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 2D 到 3D,电影行业每次革新都伴随技术突破。”陕西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电影行业协会副会长段鹏表示,每一次技术突破都重构着“观影”的定义——从无声到有声打破听觉边界,从黑白到彩色拓展视觉维度,而 XR 电影则彻底颠覆了空间概念。“今年以来,多部XR 电影陆续获得‘龙标’认证,不仅代表虚拟现实电影从技术探索阶段迈向了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更预示着一个新兴电影市场的崛起,为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不过,段鹏也指出 XR 电影面临的一些挑战,这些挑战既存在于艺术表达层面,也体现在技术层面。在艺术表达上,传统电影凭借以情感人的叙事内核和高度视觉化的视觉震撼立足,一部优秀影片能够通过引人入胜的剧情以及镜头语言的精巧调度,引导观众的情绪走向,让他们在光影变幻中与角色共情。而 XR电影的核心优势在于高度的代入感,这种沉浸式体验让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传统电影中那些能精准戳中泪点、引发共鸣的叙事技巧,在 XR 电影环境中可能会因观众的“身临其境”而失效。从技术角度看,尽管XR 技术发展迅速,但整个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无论是影片制作的难度、成本,还是设备舒适性的不足,这些技术瓶颈都亟待突破。 “目前,XR 电影的时长普遍在20 分钟至 40 分钟之间,多数 XR 作品仍停留在场景体验的层面,这种感官刺激来得快,去得也快。但真正能推动行业发展的,必然是那些能用‘身临其境’的形式,讲出‘直击心灵’故事的作品。”段鹏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获得“龙标”的 XR 电影大多选择传统文化题材作为突破口。《唐宫夜宴》再现盛唐气象,《龟兹乐舞》复活丝路艺术,《石峁鹰熊》探源史前文明,这些作品共同探索着“科技+文化”的融合路径,试图通过新技术手段激活古老文明。“在打造中国本土特色的虚拟现实电影时,要尽可能融入传统文化精髓。”行业专家强调,这不仅能打造独特视听体验,更能唤起深层情感共鸣。 “传统电影市场竞争激烈,而XR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影形式,具有独特的体验优势,能够吸引不同需求的观众群体。”面对 XR电影这一新兴市场,侯佳艺预判:“未来,XR 电影不会取代传统 2D、3D电影,它们会形成差异化互补。”在他看来,将来影院可能出现“传统影厅+XR 专区”的混合业态,满足不同观众需求。 陕西省电影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全力支持:“我们将出台专项政策扶持 XR 电影发展,包括设立创作引导资金、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等。陕西作为中国电影的重镇,有责任在这一次电影技术革命中走在前列,为中国电影的创新升级贡献更多的陕西力量。”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刘青 张惠妹 编辑:图图上一篇:陕西洛南县保安镇:院落会解忧纾困 架起干群“连心桥”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