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饭书记”的镜头,就是最“吸睛”的台账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时间:2025-07-17
“到点了到点了,蹭饭蹭饭”驻村书记董桂林一手举着手机,一手端着印有小猪佩奇的瓷碗奔跑在乡间小巷四处“蹭饭”的短视频火遍全网,收获了无数网友的关注和官媒的点赞。 蹭的是饭,拉近的是民心。吃饭是家家户户过日子再平常不过的场景,不同于正式的家访调研、登记台账、政策通知,蹲在灶头扒拉几口便饭,和大叔大婶扯扯家常,这满是烟火气的“搭讪方式”让“来办事的驻村书记”变成“来家里蹭饭的小伙子”,更能卸下群众的心防,拉近彼此的距离。从低保户的看病难题到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从农业种植缺少技术支撑到生活基础设施的不足……这些藏在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中的诉求,正是在这样闲谈的语境中顺着筷子尖、就着热汤面自然流露,为进一步优化服务指明了方向。正如小董书记说的那样,“蹭饭不是为了果腹,一碗面条子一座桥梁,话匣子打开了,干群关系拉近了,隔阂就消除了”。化解误解,积蓄信任,用“蹭饭”的方式打开“话匣子”,把自己当成了“咱村里自己的人”,这比任何表态发言都更加有效,更得民心。 蹭饭的“火”,背后是群众对于“接地气干部”的期盼。过去,有些干部下基层“车子不沾泥、鞋子不沾土”,调研成了“走秀”;有些地方表格填了一沓又一沓,材料报了一摞又一摞,工作留痕不留心,让群众以为有人能帮他们解决急难愁盼的满心期待落空,只留一地失望。而“蹭饭书记”的成功恰恰说明只有真正俯下身子、撸起袖子,“心中有民、脚下有泥”的干部,才能把纸上的政策变为基层工作的温度、精度和效度的“接地气干部”,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镜头下的“真台账”,比文件更有说服力。相比为了完成任务在办公室里“造”出来的文件,这一条条视频里村民饱经风霜却真挚宽和的笑脸,朴实无华又满是烟火气的庭院灶头,细碎寻常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家长里短,才是真正沾满“泥土与汗水”的业绩。广大网友成了基层工作成效的有力监督者和见证者,有人直接下单买村里滞销的农产品,有医生刷到短视频主动来为村民义诊,有人为“小董”书记出谋划策,一幅官民群策群力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这样带着泥土味,沾着烟火气的记录,才是基层工作最该有的“工作台账”。 “蹭饭”的背后,折射出青年干部的责任担当。在网络平台发布串门“蹭饭”视频其实需要莫大的勇气。不是所有干部都乐于、敢于把自己置于流量之中,聚光灯下一不小心就可能会“触雷”,尤其当前吃吃喝喝的作风问题尤为敏感,而小董书记却顶着“去村民家里蹭饭吃”如此惹眼的标题更易引起关注。但他依然选择“顶风作案”,这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他对组织和群众的信任。他相信,只要坚守为民初心,便无惧形式的“标新立异”。 希望基层干部能有更多的“小董书记”不断涌现,他们怀揣对事业的热爱,对群众的深切情怀,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敢于创新,积极作为,将“工作台账”写在田间地头,写进千家万户,写尽百姓冷暖的烟火人间。 姓名:崔卿 单位:中共府谷县委宣传部
编辑:俞林 责编:姜琼 终审:张建全上一篇:“理响雍城”理论宣讲团走进范家寨镇 西干河村:理论宣讲接地气 服务群众零距离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