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陕西深化职教改革 “定制”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5-23

707ca494edf0c5032e98c23456cedf90.jpeg

五月十六日,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学生潘念豪(右)在老师指导下检修飞机发动机。

36所高校上榜“2025软科中国高职院校排名”,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达100万人,建立省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146个,实施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103个……

近年来,陕西通过优化专业布局、深化校企协同、推动职教“出海”等方式,持续深化职教改革,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出一大批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对接产业需求

做好专业“加减法”

陕西积极引导和支持高职院校优化专业布局,设置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民生紧缺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不断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

“我很庆幸当时选择了这个专业。寒假实习结束后,实习公司的领导对我很认可。”5月14日,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增材制造技术专业23781班学生潘念豪告诉记者,“我平时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实用性很强,实习时许多业务都能直接上手。”

“潘念豪所学的增材制造技术专业,是我们学校根据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产业需求于2023年新开设的,旨在培养能够从事产品数字化设计、增材制造工艺制订与实施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冉文表示。

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产业需求为“指挥棒”,探索出独具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每学年结束后,学院领导牵头,组织招生就业部、教务处及各二级学院骨干成立调研团队,奔赴多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中,我们深入车间厂房,与企业管理者讨论行业趋势,向一线技师请教最新技能标准,和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探讨用人需求。根据调研结果,我们会及时调整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卢强说,“这些年,从航空工业龙头企业到区域中小企业,我们几乎跑遍了。”

调研数据是专业建设的“指南针”。

“瞄准当下产业需求,我们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老牌专业进行升级,增加了智能制造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等新课程,并淘汰了5个与当下产业脱节、就业前景较差、人才需求量低的专业。同时,我们紧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契机,调整了8个专业方向,增设了工业互联网应用、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等7个新兴专业。”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军表示。

强化校企合作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陕西紧抓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持续强化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推动实现更深度的教育协同和产教融合,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同学们,我们在设计RPA销售费用汇总机器人时,切记要在‘打开Excel文件’控件下方添加‘提取Sheet内容’控件,否则机器人无法正常运行……”5月14日8时30分,在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实训中心,教师张珊珊在指导2023级智慧财经卓越班的学生开展RPA财务数据分析课程实操。

2022年,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紧跟国产技术迭代升级的步伐,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华为ICT会计产业学院,共同打造智慧实训中心,开设智慧财经卓越班,在人才培育、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我们依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丰富的技术资源与产业集群,构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产业拓展课+岗位实践课’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着力培养更多服务地区产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华为ICT会计产业学院负责人薛媛告诉记者。

华为ICT会计产业学院只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的一个典型范例。

“我校持续完善组织架构,构建校企合作治理机制,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办公室及院系工作小组,形成三级管理架构,更好地与企业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合作。学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则根据需求在学校‘定制’人才、提前选聘员工,从而形成协同发展共同体。”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程书强表示,“学校持续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了由295名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高校教授参与的外聘教师库。同时,学校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全校有381名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为产教融合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动职教“出海”

扩大全球“朋友圈”

陕西通过打造“秦岭工坊”自主品牌等方式,引导高职院校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培养语言通、专业精的国际化复合型技能人才,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在这里既能学习中文,还能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我非常满意。”5月15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泰国来华留学生柯成力表示。

2023年8月,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整合多方优质资源,联合泰国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中泰“秦岭工坊”,为泰国当地师生、中资企业员工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为比亚迪泰国分公司培养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据介绍,中泰“秦岭工坊”的学生第一年在泰国完成必修理论课程和基础汉语学习;第二年来陕进一步学习汉语,完成实习实训课程;第三年和第四年返回泰国完成毕业设计、在中资企业实习。得益于中泰“秦岭工坊”的成立,柯成力有机会来到西安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孟繁增表示:“中泰高校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选拔专任教师组建专业教学团队,比亚迪公司委派工程师组建实践教师团队,形成联合培养共同体。此外,学校与比亚迪公司共同开发教材及数字化课程资源,为泰国师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中泰‘秦岭工坊’建成以来,我校22名师生赴泰国参加访学活动,24名泰方师生来我校学习,学生海外实践就业与短期交流培训共计198人次。中泰高校联合编写双语教材51本,为比亚迪泰国分公司编写《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等6本教材、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承接比亚迪公司等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210人次。”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全卫强表示,“通过运营中泰‘秦岭工坊’,学校形成了‘学校主导、学生主体、企业参与’的教育国际化创新发展新机制,国际化办学能力进一步提升,‘秦岭工坊’职业教育陕西品牌越擦越亮。”

“全省职业院校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已成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陕西职教改革发展的政策供给更加有力、体系建设持续完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治理水平日益提升、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省教育厅副厅长申雪峰表示。


编辑:北月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