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沙地生金果——靖边县文冠果种植蹚出生态致富路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沈蕙 康伟 时间:2025-04-29

670c43e6549629d5b40c2c9aa5cbbfb4.jpeg

在靖边县杨桥畔苗圃,工人在采摘文冠果树叶(资料照片)。


4月的靖边县杨米涧镇,文冠果花漫山遍野开放,如雪似云。4月23日,站在杨米涧镇兴和村山峁上,兴和村村委会副主任白瑞感慨:“谁能想到,这些树不仅锁住了风沙,还给村民带来了真金白银。”

曾经,“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靖边县的真实写照,而杨米涧镇曾是全县沙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2016年,靖边县林业局经过多次实验,发现文冠果耐寒抗旱、根系发达,能在贫瘠沙地中形成生态屏障。

一场“向沙地要效益”的实践就此展开。靖边县林业局选用了抗逆性强、产油率高的文冠果新品种在杨米涧镇试种,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种植规模、发展文冠果深加工产业链。

每逢秋季,兴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院子里就会铺满半干的文冠果叶,等待烘焙和炒制。“文冠果叶可制成保健茶,果仁榨油每斤能卖到300元,果壳能用来做活性炭。”白瑞介绍,兴和村已栽植了7000亩文冠果。

笔者走进靖边县杨桥畔苗圃,一股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从2017年开始,这里通过引种优繁选育、试验园建设、良株标注扩繁等工作,开展文冠果的科研试验。“这里的文冠果种子,可是上过太空的好品种。”苗圃主任赵峰自豪地说,2021年10月16日,航天员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带着榆林7种农作物种子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其中的文冠果种子正是由杨桥畔苗圃培育的。

2024年,靖边县林下经济产值突破400万元。其中,文冠果产业带动15个村集体增收,2000多户农民拿到“土地流转金+务工薪金+效益分红”三重收益。

文冠果被称为“骨子里刻着钱的树”。1年种植,2年见花,3年至5年见果,是具有高产值、高效益的多用途特色经济林树种。2017年开始,靖边县推广种植文冠果,涉及6个镇和2个便民服务中心12个行政村。目前,该县文冠果种植面积达3.2万亩,文冠果油、茶等产品已初具规模。

据悉,2024年,陕西将文冠果产业列入沿黄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并将靖边经验推广复制到延安、榆林等地。

“文冠果的种植,既可以改善当地区域生态环境,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控制区域水土流失,又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更是提升林业三大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开发旅游资源的选择。”靖边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勇树说,下一步,他们将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瞄准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挖掘,提升文冠果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

陕西日报 通讯员 沈蕙 康伟


编辑:晓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