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纸页尘光:旧书摊里律动的阅读交响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成艳妮 时间:2025-04-07

西安市大兴善寺西街的旧书摊    米浩 摄

    西安大兴善寺西街旧书摊     成艳妮/摄


  4月2日下午,西安大兴善寺西街,阳光斜斜地洒在路上,路南侧的人行道上,十多个旧书摊一字排开,春风轻拂,泛黄的书页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里,西安市唯一一个每天营业的旧书市,承载着纸质书籍的岁月温度,也悄然与电子阅读形成默契互补。摊主用手机记录淘书卖书故事,读者在笔记软件中整理批注,83岁的老人用手机重温读过的经典……这里的故事,不是非此即彼的抉择,而是一场跨越媒介的阅读共鸣,是数字时代下阅读方式多元化的生动写照。

旧书摊主“姆巴佩”:纸墨与人生的双向奔赴
  “AI 能写书评,但写不出我和读者之间的故事。”自称“姆巴佩”的旧书摊主一边擦拭着长安区一位顾客刚送来的那沓《百花》杂志,一边笑着对记者说。这位因崇拜球星而取名的摊主,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将旧书摊从户县农忙会的临时摊位,搬到了西安城里的文化街区。如今,摊上的四五千本加上家里的,他拥有近万册旧书。
  闲暇时间,“姆巴佩”喜欢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撰写随笔,记录收书、卖书的趣事。平均每篇都有1万左右的阅读量,最高的一篇阅读量达到6万多。“平时收书卖书很忙,没时间写,我都是趁着早上坐公交车的一个多小时写,写完再润色、检查有无错别字。”“姆巴佩”对自己的文章很是上心,几乎每条评论都会回复,通过线上随笔与线下摊位互动,吸引了许多读者前来买书、卖书。
  “纸质书的触感与数字阅读的便捷,像两条河流,最终汇入同一片知识海洋。”“姆巴佩”拿起摊位上的一本《鲁迅全集》对记者说。他的旧书摊像一座微型图书馆,吸引着退休教师、年轻导游、学生甚至“过路客”,一位顾客坦言:“看到这些书摊,才发现自己很久没读书了。”
  83岁刘阿姨的“智慧密码”:读书笔记与过目不忘
  “看书,一定要看好书!好书就像好茶,越品越有味道!”83岁的刘阿姨熟稔地与“姆巴佩”打着招呼。她从11岁读《青春之歌》起,与书结缘七十余载。文言文版《了凡四训》、马哲著作、《毛泽东选集》……她的书单横跨半个多世纪。
  “年轻时过目不忘,现在靠手机里的笔记‘复习’。”刘阿姨笑着说她的秘诀是“坚持写读书笔记”。她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读书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摘抄和批注。“纸质书适合深度阅读,电子书便于信息获取。”在刘阿姨看来,纸质批注与电子存档,正是不同阅读媒介优势的生动实践——前者沉淀思考,后者延长记忆。
  导游杨先生的“时空穿越”:触摸历史的温度
  32岁的导游杨先生是旧书摊的常客,当天他刚淘到一本《古代笔记小品选读》,书的扉页上有前人用毛笔写下的工整小楷。“那一瞬间,我仿佛触摸到了历史,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杨先生说,“在阅读这些古代先贤智慧结晶的过程中,我就像在和作者、书曾经的主人进行对话,那种感觉是追剧、刷短视频所无法带来的。”由于工作关系,他喜欢阅读文史方面的书籍,不管工作再忙都会抽出时间坚持阅读:“碎片化的信息看后即忘,但阅读纸质书时的批注、装帧,甚至油墨味,都是情感的载体。”
  退休文字工作者的告白:阅读是生命的呼吸
  “青少年时代,阅读是对外部世界的渴望与向往;大学时,阅读是作业和深度探索;后来,阅读成为习惯;现在,阅读是我生命的呼吸。”退休的文字工作者权先生手里拿着刚从陕西省图书馆借来的三本书,语气平静。他的话揭示了阅读的本质变迁: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阅读从“获取知识”升华为“精神栖息”。正如有位学者所言,无论媒介如何变迁,阅读的本质始终是思想的对话与自我的探索。纸质书的厚重装帧与电子书的便携检索,不过是通往这一本质的不同路径。

在大兴善寺西街,旧书摊的尘埃在阳光下飞舞,像极了这个时代阅读方式的多元光谱。摊主“姆巴佩”的手机里存着顾客的购书需求,刘阿姨的电子笔记中躺着七十年的阅读时光,而杨导游仍会为扉页的毛笔字驻足。正如摊主“姆巴佩”所言:“算法推荐‘猜你喜欢’,但只有翻动书页的那一刻,你才知道自己真正爱什么。每个人与书籍共振的部位不同,哪本书‘有用’,哪本书‘无用’,你得打开自己,去碰撞,其他人并不能替你做出预言。”在数字与纸质共生的时代,这些泛黄的书页为浮躁的心灵保留了一片沉思的净土——它们无声却有力,见证着阅读的坚守与城市的人文温度。当数字洪流席卷一切,这些旧书摊的存在,或许正是为了提醒我们:阅读的终极意义,从来不在媒介之争,而在心灵能否与文字真正相遇。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成艳妮


编辑:晓佳

上一篇:陕西省岐山县清明祭祀廉政始祖召公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