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区文化馆在“非遗”里共庆元宵佳节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马溯萱 时间:2024-02-23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见习记者 马溯萱)2024年2月23日,临近元宵佳节,为了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碑林区文化馆联合知名网络红人“袋鼠爸爸”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元气满满闹元宵”非遗亲子体验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群众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亲身感受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那些蕴含着深厚历史底蕴和民族智慧的非遗文化。通过这一活动,碑林区文化馆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还进一步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非遗的独特魅力:匠心独运的传承与孩子们的全新体验 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瑰宝,其独特魅力在活动现场得到了充分展现。关中礼馍的传承人党亚贤老师,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对手艺的深厚情感,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孩子的目光。她手法熟练,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对传统手艺的坚守与传承。在接受采访时,党老师深情地说:“礼馍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承载着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每一个细节都代表着我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期待。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党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制作礼馍,他们瞪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模仿着党老师的动作。尽管手法尚显稚嫩,但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非遗文化的敬畏与好奇。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制作礼馍,我要把这个带回家给爷爷奶奶看,让他们也看看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多么了不起!” 除了礼馍制作,活动还设置了碑林彩塑、葫芦雕刻、棉絮画、安塞剪纸等多项非遗体验环节。其中,“葫芦爷爷”梁平安老师教授孩子们制作“龙年大吉”小葫芦,让他们感受葫芦文化的魅力;碑林彩塑传承人王丽老师则指导孩子们制作精美的元宵节挂件,让他们在动手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韵味。孩子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各种非遗作品,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孩子们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非遗与传统节日的结合:文化焕新与群众共鸣 本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将非遗文化与传统节日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在元宵节中焕发新活力。各位传承人展示了他们的精湛技艺,将非遗作品与元宵节元素巧妙结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多种互动环节的设置,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也让群众在欢乐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味。这种结合方式不仅展示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传统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文化内涵。 碑林区文化馆馆长王敏表示:“通过将非遗文化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并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这种结合方式不仅丰富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为非遗文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活动现场,群众们积极参与各项互动环节,猜灯谜、包汤圆,共同分享着元宵佳节的欢乐。“葫芦爷爷”梁平安老师感慨地说:“看到这么多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非遗文化的体验,我感到非常欣慰。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此次“元气满满闹元宵”非遗亲子体验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还通过零距离接触和体验传统文化,增强了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碑林区文化馆将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人能够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贡献力量。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以太 责编: 王越美 终审:赵梓希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