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苏东坡诞辰987周年 —— 宝鸡凤翔举办首届“寿苏会”感怀东坡遗风传播东坡文化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时间:2024-01-30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全媒记者 杨红军 通讯员 王晓凡)“渭水悠悠,东湖汤汤,敬颂苏公,仙寿永昌。文冠百年,初仕凤翔……”1月29日,农历腊月十九,宝鸡凤翔首届“寿苏会”在宝鸡市凤翔区东湖园林苏文忠公祠隆重举办,吸引众多“苏迷”参加,感怀东坡遗风,传播东坡文化。 活动现场,参与者众多,活动形式多样,除了隆重的祭拜仪式,穿插了《喜雨亭记》诵读,古筝、吟诵、唱读、茶艺、舞蹈表演、书法长卷展示、东湖园林游览,歌曲《明月几时有》,把观众带入古朴雅致的氛围,幽远的天籁之音中;诗朗诵《仰望苏东坡》把整个活动掀向了高潮,大家仿佛穿越到古代,接受了一次“沉浸式”传统文化的熏陶。 宝鸡市苏轼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凤翔东湖管理处主任齐会斌致辞,宝鸡市苏轼文化研究会顾问、凤翔区作家协会主席鲁旭宣读寿辞。 据了解,苏东坡诞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农历十二月十九日,“寿苏会”是为苏东坡祝寿的意思,是纪念苏东坡的一项传统活动,是延续千年的文人雅集,源于北宋,明清时期最盛,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十九日东坡诞辰日举行,迄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凤翔作为苏轼政治生涯的第一站,蕴藏着极为深厚的文化思想,为全面发掘苏轼初仕凤翔府的历中底蕴,传承弘扬东坡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特举办“寿苏会”,追怀先哲,延续千年文脉。 凤翔古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苏轼初仕之所。苏轼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其高尚的品格和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北宋大文豪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短短三年,苏轼始终秉持着出仕济世、造福一方百姓的热情,兴修东湖为民谋福,胸怀报国热情,日夜励精,消除积弊,展现出仁爱思想,仁政理念和政治才华。三年期间,修建了凤翔东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喜雨亭记》《凌虚台记》《凤鸣驿记》《思治论》“三记一论”等100多篇诗文,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苏东坡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他不仅仅是作家、诗人和画家,更重要的是,在他的笔下,家国情怀、民生疾苦、人生境界都展现得非常之深刻。”宝鸡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芮晓枫笑称自己是苏东坡的“铁粉”,他说:“苏轼是我最敬佩的古代文人之一,苏东坡是大文豪,承载着中国文化许多优良传统。” 凤翔区作协副秘书长谢险峰表示,自己从小就对苏东坡的故事很感兴趣,随着对苏轼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产生了把苏轼文化更直观地传播出去的想法。他说:“苏东坡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他非常有生活情趣,他是人文情怀的回归,我们都应该向苏东坡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的了解、学习和继承”。 近年来,宝鸡市高度重视苏轼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组织专家学者研究苏轼文化,组建宝鸡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创办《一览》杂志,出版《苏轼在凤翔》等书籍,逐步实现苏轼文化在宝鸡的历史性传承和复兴。 “今天有幸参与并组织这次活动,并现场感受苏轼文化盛宴,氛围太震撼,太出乎意料!这个活动在传承中创新,非常有意义,让我对千年文化名人苏轼有了更充分更深切地了解和认识。”凤翔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周龙岗感触颇深地说。 本次活动,由宝鸡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宝鸡市凤翔区东湖管理处主办,宝鸡市凤翔区作家协会承办,凤翔汉服社协办,整场活动,激情澎湃,昂扬向上,为弘扬和传承苏轼文化,推动凤翔区文化建设凝聚了强大的正能量。宝鸡市苏轼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渭清、副会长王建强等专家学者、以及全市苏轼文化爱好者100余人参加了活动。 编辑:吴冰倩 责编:王越美 终审:张建全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