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佛坪县高质量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袁野 时间:2023-10-26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袁野)汉中市佛坪县是传统的中药材种植地,中药材是助力佛坪县广大山区农民巩固脱贫的重要产业和发家致富的特色产业。 本县可供药用的野生天然中药材、草药有1000多种,常用中药材253多种,其中人工种植中药材80余种。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的发展,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0.6万余亩,500亩以上山茱萸标准化示范园3处,100亩以上适生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个,林麝养殖基地3个。中药材生产专业合作社117个,家庭农场60多个;有中药材产品初加工企业6家,主要产品为山茱萸酒、蜜饯、饮料、保健颗粒等系列产品及天麻片等。今年预计中药材总产量2000吨,产值9800万元。 为助推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佛坪县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持续打造标准化绿色药源基地。 药源基地涵盖4个镇,基地面积2500亩,基地中药产业总产值达到1.1亿元以上。 加强与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推进“佛坪山茱萸研究院”组建工作,建立优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开展以山茱萸为主的佛坪道地中药材立体高效生态种植模式研究和示范推广。在建设秦岭药材种苗繁育、科普基地100亩。 以促进中医药产业与现代农业融合为导向,以药企定制药园和订单式生产为重点,以推进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为目标,积极开展有机中药材种植,建设一批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绿色药源基地,建设规范化种植山茱萸基地3个2000亩。天麻种植基地1个,猪苓种植基地1个。 以节本提效为目标,加快农机与农艺结合,引进和推广适宜山地作业的中药材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小型轻便农业机械,促进中药材基地机械化生产管理水平。
加快推进中药材全产业链建设。 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合作社围绕中药材生产基地,配套建设初加工、干燥、分拣、仓储冷链等设施,提升产品初加工能力。 积极争取早日正式批复山茱萸成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为山茱萸食药同源产品规模化生产提供政策支撑。加大对县域内中药材加工企业扶持力度,持续推进山茱萸“食药同源”产品开发和生产,激活山茱萸市场,尽快形成规模效应。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机产业(海南)有限公司、四川德康药业公司等企业对接,与知名药企达成合作,完善中药材全产业链。 品牌培育,重点打造佛坪山茱萸,培育佛坪猪苓、佛坪天麻等地理标志产品和优势特色中药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积极申报登录全国名特优新中药产品名录,做优品牌战略顶层设计。县农业农村局委托陕西农业品牌网专家团队(为道公司),对佛坪县中药产业资源和优势特色中药村产品开展了实地调研,为提升区域特色中药产品整体形象,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凝聚合力。 技术培训,主要以山茱萸、天麻、猪苓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培训,每季度至少举办1次培训,根据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不同季节时段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增产增收,争取两年时间山茱萸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2亿元。 积极推动中医康养产业发展。 坚持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原则,加强佛坪道地中药材保护,制定佛坪道地中药材地方标准,申报佛坪道地中药材注册商标,强化道地中药材质量监管,做强佛坪道地中药材身份名片。 大力实施农文旅延链行动,将中药材产业与良好的生态优势相结合,开辟中药材特色健康旅游精品路线,促进文化旅游与中药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弘扬健康养生新文化,传播中医药养生新理念,将药膳、药浴、药熏、新起点生活方式等现代康养方式引进佛坪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着力打造集中药材观赏、种植、科普、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生态旅游康养基地。 编辑:金苗 责编:姜琼 终审:张建全上一篇:渭南市纪委监委、市教育局督导调研临渭区“清廉学校”建设情况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