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宝鸡凤翔区:劳务专业合作社点燃劳务经济发展“新引擎”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张智国 王晓凡 时间:2023-08-22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红军  通讯员  张智国  王晓凡)  近两年来,宝鸡市凤翔区委、区政府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全力促进乡村人口本地城镇化,积极激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顺应劳务经济发展新趋势,全力建设“区有总社,镇有分社,村有合作社”劳务经济体系,强力推进返乡创业和就近就业,为劳务经济发展夯实“新基础”、注入“新动能”、打造“新引擎”、激发“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劳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01.jpg


上下合力建平台  建设三级劳务专业合作社

凤翔区持续落实省、市稳就业新举措,把建设劳务专业合作社作为助推劳务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2022年6月,凤翔区委、区政府下发《关于印发〈关于做大做强劳务经济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对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做出安排部署。同年8月,印发《关于推进农村劳务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通知》,设立劳务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规范。今年4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务经济发展工作的通知》,对建立工作机构、明确各级职责等提出具体要求,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以劳务专业合作社建设为基础的劳务经济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农增收。


02.jpg


5月10日,凤翔区召开劳务专业合作社建设暨就业创业重点工作推进会,凤翔区范家寨镇、糜杆桥镇等7个镇就劳务专业合作社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言。凤翔区彪角镇武装部长段涛在范家寨镇湫池庙村劳务专业合作社现场进行观摩时说:“彪角镇将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湫池庙村在劳务专业合作社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与彪角镇产业发展、人口资源实际相结合,对标先进找差距,奋起直追求突破,先行在三岔村、南务村等产业基础好的村先行先试,逐步在全镇铺开,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03.jpg


6月30日,虢王镇召开劳务专业合作社授旗仪式,新建立了汶家村、九家庄村、西谢村三个村级劳务专业合作社。8月16日,凤翔区劳务专业合作总社长青镇分社揭牌仪式在长青镇政府门前举行。罗钵寺村、孙家南头村村级劳务专业合作社建成投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金莉表示:长青镇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按照“农民要致富,先建合作社”思路,党委会专题研究,成立专班,建立方案,拿出专项资金奖补,建一个奖一个,鼓励全镇6个村全部建成劳务专业合作社。村级劳务专业合作社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立足长青镇农村劳动力现状,致力打造“致富社”,全面建立劳动力数据库,分类管理劳动力,加强劳务协作,强化有组织输出,做好跟踪服务,精准宣传就业帮扶政策,合力打造“致富社”,凝聚共识、培养典型,推动劳务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范家寨、虢王、彪角、长青、糜杆桥等镇也相继出台鼓励劳务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具体措施,各级劳务专业合作社陆续建成投用,凤翔劳务经济发展二次热潮悄然到来。

近两年来,凤翔区坚持以“三个三”为抓手,精准施策、多向发力,合作社探索建立“求职意愿登记单+企业用工申请单+专业合作社用工派遣单”三单模式,做优“靠前服务+跟踪服务+维权服务”三项服务,按照“成熟一个、挂牌一个”原则,全面建设各级劳务专业合作社。各级劳务专业合作社动态掌握劳动力及其就业状况,摸清务工就业需求,建立就业信息台账,实行动态更新管理。根据群众就业需求,积极联络用工单位和人力资源机构,依靠劳务经纪人、务工带头人、外出务工能人,获取务工信息,拓宽务工渠道,使劳务供需高效衔接,做到人岗相适、求有所供,全力推进外出务工和就近就地就业,确保群众就业稳定和持续增收。目前,建成1个区级总社,12个镇级分社,15个村级劳务专业合作社。

培训赋能提素质   强化劳动技能实用技术培训

“这次培训对我实在是太有用了!不仅让我掌握了一技之长,还帮我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学员张军侠激动地说:“我今年都47岁了,以前在超市干,工资一个月也就2000元左右,现在经过技能培训就能上岗,工资起步就是4000元。我很开心!”

“感谢政府为我们搭建这样好的学习平台,为我们免费提供叉车技能学习的机会,给我就业提供了更宽阔的渠道。”学员高晓飞高兴地说。


04.jpg


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保持稳定就业的关键举措。凤翔区按照“群众点菜、专家掌勺、政府买单”原则,采取“技能培训+技能展示”“技能培训+现场招聘”模式,实行培训与就业无缝链接,逐步形成培训、发证、就业一体化培训模式,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

“面试和技能展示都挺顺利的,尤其展示环节,都是运用在培训期间所学的技能,感觉真正学以致用了。公司待遇方面也比我预期的要好,我对快速胜任岗位工作充满信心!感谢政府!”参加完凤翔区育婴员培训的学员朱琴满心喜悦地说道。


05.jpg


 凤翔区结合白酒产业链企业、六营泥塑、范家寨苹果、虢王红薯、南指挥葡萄等特色农业产业企业和合作社以及群众需求,坚持以服务“家门口”就业为目标,充分利用三级劳务专业合作社“群众意愿清,就业需求清、培训能力清”优势,发挥总牵头、总协调、总服务作用,切实解决培训机构、用工单位、群众需求三方高效配置问题,积极提供培训服务,联系培训机构,动员培训群众,协调培训内容,提供培训场地,强化服务跟踪等,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技能培训,强化乡村技能人才培养,注重示范引领,培养了一大批“田秀才”、“土专家”,为劳务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持续打造具有凤翔人社特色、地理标识的“就业暖心,雍在行动”品牌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搭建招聘直通车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近两年来,凤翔区贯彻落实“民生优先工程”,深化“10+N”就业服务活动,全方位整合各类线上线下就业资源,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就业帮扶,线下招聘+线上招聘+直播带岗齐发力,为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退役军人、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搭建就业平台,实现市场化精准对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重点人群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


06.jpg


去年2月3日,凤翔区开展“直播带岗”活动,20余家知名企业的负责人走进直播间,与求职者热情互动,4小时内实现3.21万人次观看,1668人成功“云应聘”。网友“叶子”说:“人在家中坐,‘云’上淘工作,这种不用来回奔波的求职方式太方便了。”

凤翔区着力扩大转移就业规模,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组织”思路,巩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劳务输出基地,加强凤翔-昆山劳务协作,并向周边发达城市拓展,扩大全区劳动力输出规模。利用政府投资,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带动吸纳就业。认真落实“稳就业、促输转”政策,持续做好“一站式”“点对点”劳务输转工作。今年从正月初六开始连续开展4批“专车送工”活动,正月十三成功举办“春风行动”直播带岗和线下招聘会,积极发挥三级劳务经济专业合作社作用,为劳动力提供“招聘、务工、维权”全方位服务,让劳动力在家门口第一时间掌握用工信息、招聘信息。加强多部门协作,开通“就业直通车”,主动与工业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用工重点企业沟通对接,通过凤翔人社微信公众号、QQ群等网络平台,动态发布企业用工信息,构建了用工单位和劳动力信息互通、双向对接平台。利用“凤翔人社”微信公众号发布用工信息58期,开展白酒产业链,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线上线下招聘活动8场。精准开展岗位对接,共发布岗位14400余个,达成意向5560个,其中为柳林酒业等43户重点企业招聘用工402人,切实解决企业“招工难”群众“就业难”现实问题。


07.jpg


凤翔区虢王镇分社目前建成三个村级劳务专业合作社,主动承接镇域内红薯种植采挖运输,土豆、洋葱、羊肚菌的种植采摘等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电子厂等企业用工信息,动员群众就近就地务工。汶家村劳务合作社积极探索劳务合作发展新模式,主动对外搜集镇外用工信息,组织人员外出务工创收,多管齐下扩大就业,强化劳务输转力度。至目前,虢王镇各劳务合作社组织临时用工4次710人次,季节性用工3次770人次,长期性用工3次2484人次,人均月收入2000余元,劳务月收入达40万元。

精心服务强扶持   保障返乡创业和就近就地就业

“这次创业培训对我帮助很大,特别让我有收获的是,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创业项目,我想做网上销售,把咱周边地区的农特产品推广出去。”7月31日参加创业培训的学员王媛自信满满地说道。


08.jpg


凤翔区健全完善“培训、咨询、资金、服务”四位一体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创业培训计划,大力构建创业培训提升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能力,发挥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培育企业创建孵化基地,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方式,开展创业能力培训,组织孵化基地企业经营者和创业需求人员参加创业培训、创业大赛,积极为入孵企业提供创业场地、政策法规咨询、培训(实训)指导、项目推介、创业指导等服务,实现了初具规模的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同时,鼓励支持电子商务返乡创业园区健康发展,提升区镇标准化创业中心建设管理水平,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09.jpg


“老板,要两份香辣醇汤,不要太辣!”

“好的!”“这是6号桌点的,小心端过去。”回应完客人后,王晓龙转身嘱咐好店员,满脸笑容拿着菜单走到了客人身边。王晓龙是宝鸡市凤翔区时代广场吉阿婆麻辣烫店的老板,之前一直在广东一家公司上班,去年5月回乡创业,开起了麻辣烫店,申领到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如今,店里生意越来越好,还请了2名小工来帮忙。通过政策扶持创业实现创业梦,他是众多凤翔人的代表之一。

凤翔区及时精准将自主创业农民工纳入贷款扶持范围,简化经办流程,缩短贷款时限,鼓励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担保贴息贷款、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安排创业导师指点等系列创业扶持,切实让广大创业者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同时,积极开展“平凡岗位 精彩人生”优秀职场毕业生典型推广活动,组建评选团队,深入开展走访调查,发掘辖区内在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微企业、城乡基层、生产制造一线等工作3年以上优秀毕业生10余人,形成成功创业事迹展示材料6篇,陆续通过各类媒体持续传播,营造创业示范激励作用,引导高校毕业生迈好人生第一步。至目前,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资金81人40.5万元,一次性交通补助4232人178.45万元,共放创业担保贷款15笔3166万元,带动就业374人。


010.jpg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就业,一头牵着数万民众,一头连着发展大局。发展劳务经济既是一项庞大的民生工程,更是一项重要的富民产业。农村劳务专业合作社,是盘活农村劳动力资源、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如今,合作社已然成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家门口”就业的新载体,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社”。目前,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9万人,创劳务收入13.6亿元。

下一步,凤翔区将继续围绕“稳”就业规模、“优”技能提升、“创”劳务品牌的总体思路,强化“全领域”宣传,坚持“高站位”谋划,构建“齐抓共管”新格局,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民生保障实际、市场需求实际、民俗文化实际打造品牌,开辟“多型培育”新路子。通过完善品牌培训体系、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和推动组织化输转,增添“发展壮大”新动能,进一步做大做强劳务经济。


编辑:吴冰倩           责编:李奕铮           终审:吴汉兴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