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汉中市城固县三合镇铁路村: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王康 时间:2023-08-07


图片2.png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王康)  七月的汉中市城固县三合镇铁路村,艳阳高照,一片绿意盎然。在前段时间忙过自家田间的农活以后,进入农闲时间的村民,现在每天主动带着扫把、铁锹,推着小车清扫自家居住区域周边的道路、河道和山林。原来一些“乱堆乱放”的现象逐渐消失在群众的视野当中。

老党员代炳申说:“我这房子隔壁一家,常年没人居住,久而久之门前堆放的杂物越来越多,从这过路的车一看这乱堆乱放,还有人直接把垃圾丢上去,天气一热,气味更难闻。自从开展‘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后,没几天,这房子门前就打扫干净了,效果很明显。”


图片1.png


铁路村整体人居环境能够有这么大的改变,得益于铁路村党支部一直在深入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尤其是村民代表观看略阳县徐家坪楷模建设成功实践报道后,铁路村村民们更是将习近平总书记“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的嘱托牢牢记在心间,也更加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也一定能将铁路村建设得更加美丽。



“院坝说事”打通“思想关”,群众的事大家议,才能齐心协力。“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展开以后,铁路村党支部就认识到:光靠村两委这几个人,力量很有限,必须发动辖区内群众的积极性,活动才能取得实效。一改往日集中开会布署的工作方式,铁路村从活动一开始就以“院坝说事会”的形式,邀请村组的群众代表积极参与到此项活动的推进中。院坝说事会中,村两委干部只做引导,具体工作则都是由群众来一一罗列,群众参与进来了,积极性更高了,罗列的工作更加详实准确了。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硬件配套设施建设等等,原来由村干部谋划的工作很多都提到了“院坝会”上,群众们提的建议和解决方法更加实际,操作性也更强。村两委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活动推进的组织和保障上,使活动推进更加顺畅。经过两轮的“院坝说事会”,群众的“思想关”打通了,以前“各扫门前雪”的认识也渐渐地摒弃了,取而代之的是齐心协力一起建设美丽家园的“拼搏劲”。


图片3.png


“集中整治”勇闯“难题关”,困难的事齐攻坚,才能解开疙瘩。铁路村村域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很多问题只靠一家一户很难解决,必须集中力量和资源攻坚克难,将资源效用最大化,才能更好地解决开展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八组的灌溉渠疏浚一直是村民李宏祥心中的“疙瘩”,连年的淤积和泥土垮塌导致自己农田周边的灌溉渠水量很小,遇到旱季还会偶尔断水,只能自己挑水浇地。自己想要疏通,却发现上游也被堵住,要清理起来不仅工作量大,还会涉及其他农户的农田。村两委在了解到情况后,积极走访,摸底调研,到沿线的几户农户家中深入摸排,了解群众诉求,做好协调。活动开展以后,村两委在积极推进“稻鱼项目”落地的同时,合理规划水利设施修缮,将灌溉渠疏浚与稻鱼项目设施建设整合起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顺利打通了农田周边的灌溉渠,李宏祥看着灌溉渠中源源不断的活水开心地说道:“我这心中的疙瘩也终于打通了,后面发展产业致富也更加有劲了!”作为全村发展的“火车头”,铁路村党支部在“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布署后,始终摆正位置,充分认识到只有解决群众的急难问题,打通难点、堵点,才能提升群众的幸福感,群众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参与到活动中,更加积极地用自己双手发展致富,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


 

“持之以恒”过好“常态关”,发展的事贵“恒久”,才能收获“果实”。观看完徐家坪楷模建设成功实践报道后,一组村民周林娃的一句话让村两委和群众代表们都非常赞同:“徐家坪建设的那么好,也不是一两天时间就行的,那也是人家用双手一点点干出来的。咱们庄稼人最忌讳的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想把咱们自己村建设得更加美丽,我看咱们都得动起来,而且必须得一直坚持下去。”自活动开展以后,铁路村党支部始终将探索常态化的推进机制作为重要方向,结合日常各项常态化工作推进将活动有效融入其中,利用公益岗位例会和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等时机,在群众间多宣讲多提醒,微信群里时常分享一些农户用勤劳双手建设美丽家园的图片。时间长了,村民们主动作为成为一种自觉。九组村民刘国强说:“哪怕我今天就只在山沟沟里捡到了一点垃圾把它带出来了,我天天捡、天天打扫,时间长了,咱们这周围也就干净了,风景也就美了。”铁路村常态化推进“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以来,更多的村民利用农闲时间整治环境卫生。嘱托牢记心间,广大村民们正在用勤劳双手努力致富,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家园。他们相信,铁路村的美好就在明天。


编辑:西亮           责编:鲍海           终审:吴汉兴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