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宣传教育中心四十年巡礼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孙天才 时间:2023-08-02
文/孙天才 在西安城内西北角的西北二路上,坐落着一个园林式单位,她就是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宣传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宣教中心)。走进宣教中心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镌刻着两个遒劲闪光的大字:奋进。 宣教中心成立于1983年8月,其前身分别是陕西省计划干部培训中心、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干部培训中心。四十年来,宣教中心的名称几经变更,职工队伍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这两个熠熠生辉的大字,始终镌刻在每个人的心中。 1983—2023,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四十年筚路蓝缕,四十年风雨兼程; 四十年拼搏奉献,四十年春华秋实。 四十年来,在省发展改革委党组的关怀下,宣教中心人正是靠着这种奋进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在西北二路这片古老而焕新的土地上,留下了坚实而闪光的足迹,也留下了历史的尊严和光荣。 启航:从最初的一片低洼的城中村菜地,到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培训大楼,那是一段艰苦创业的岁月,也是一个火红的年代。 1983年初,正是改革开放朝阳初生、信息和新技术革命浪潮涌起的时候,原国家计委拟在全国设立若干个计划干部培训基地,西北地区的培训基地选在西安布点。对此,陕西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于当年5月决定成立陕西省计划干部培训中心。同年7月,省计委成立培训中心筹建处,并从四面八方抽调了十余名干部职工。至此,吹响了陕西省计划干部培训中心筹建工作的“集结号”。从选址、征地、拆迁,到设计、施工、验收,经过4年多的艰苦努力,总建筑面积18617平米,包括6992平米的培训教学楼,5965平米的学员宿舍楼,4907平米的职工住宅楼竣工落成。 1988年10月,在热烈而喜庆的鞭炮声中,陕西省计划干部培训中心正式对外挂牌。从西北二路曾经的一片城中村菜地,到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培训大楼,这是一种沧海桑田的变化,也是一座历史的丰碑。 基地筹建的那几年,形势发展很快,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推进,亟须对各级计划干部进行知识化、专业化,以及新的理论、观念和新的知识技能的培训。省计委主要领导要求筹建处,一方面要加快建设进度,一方面要抓紧开展培训工作。在一无校舍、二无教材,缺乏教学经验和师资队伍的情况下,筹建处的同志们迎难而上,采取“借鸡下蛋”的办法,在外租用西安统计学院等高校场地,聘请以高校教师为主的授课队伍,教材或选用高校经济专业现成的课本,或组织教员自编讲义。培训初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政治经济学、现代计划管理学、系统工程学、投入产出学,还有控制论、信息论等。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各级领导同志非常重视,倾注了大量心血。时任国家计委副秘书长兼培训中心主任肖成俊专程从北京来工地视察。时任省计委党组书记、主任程新文,每周必来工地现场办公,解决影响工程进度的一些关键问题。委内各处室对筹建工作给予了多方面指导和大力支持,优先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从规划建设之初到建成投入使用,国家计委累计拨款530万元,省计委累计投入655万元。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直到在新竣工的教学楼开办第一期培训班之前,筹建处在外举办了14期培训班,基本上将当时省内系统计划干部骨干轮训了一遍。 扬帆:从最初的系统内干部培训,培训人数400余人,到后来的面向社会“两翼齐飞”,年培训人数最高达14000余人,那是一种量的积累,也是一种质的飞跃。 如果说筹建工作最初的那几年,是宣教中心起根发苗的话,那么,随着培训基地的建成并全面走向正规化办学,四十年后的宣教中心,可谓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有这样一组数据: 从1983年到2003年,以培训系统内干部为主,举办各类培训班200期,培训干部8000余人次,年平均培训400余人次。 从2003年到2023年,系统内外培训并举,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22期,培训人员达94000余人次,年均4700余人次。仅2017年,共办班86期,培训人员14968人次。 四十年来,总计举办各类培训班922期,培训各类人员102000余人次。这其中,2014—2019年,是培训人数最多的6年,每年都在6000人次以上。 在四十年的培训工作中,宣教中心的培训内容和班次设置,始终以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于省发展改革委的重点工作展开。有短期的专题班,也有长期的专业证书班;有引进国外智力的培训,也有系统内部提升岗位技能的培训;有走出去的培训,也有引进来的培训。在四十年的培训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培训品牌。 —— 发展改革讲堂。从2013年开始,至今已举办了84期。伴随着全省宏观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伴随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伴随着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等大的国家战略的进程,先后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北京大学国发院院长姚洋等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陕西省原省长娄勤俭等领导同志亲临讲堂。这些理论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性很强的讲座报告,对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广大干部适应新形势、拓宽新思路,抢抓机遇、推进工作产生了良好的作用。 ——青年干部经济论坛。从2008年起,按照委党组加强青年干部培养的要求,创办了全省发展改革系统青年干部经济论坛,至今已举办了十一届。让年轻干部登台,在思想与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在工作与工作的相互借鉴中,促进青年干部锻炼成长。论坛举办以来,共征集论文2000余篇,其中许多前瞻性的思考,在全省追赶超越的战略实施中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 处级干部能力提升班。分别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国家发展改革委培训中心等举办处级干部宏观经济研修班、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启动新引擎,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级研修班等,努力助推国家发展战略在陕西的创新实践。 —— 县区发改局长培训班。借鉴经济强县的经验,赴江苏学习考察民营经济;借鉴农业大省的经验,赴山东学习考察新农村建设;借鉴县域经济发展,赴浙江等地学习“两山”理论与实践,等等。不仅办班的密度大,而且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更强。 ——引进国外智力培训。先后举办了赴西欧投资管理考察学习班,赴澳大利亚项目管理考察学习班。借助中德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陕西培训基地的优势,举办全国“中德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培训研讨会”。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举办中韩经贸合作“一带一路”培训班等。同时,邀请世界500强企业索迪斯公司业务发展总监等国外管理专家来中心办讲座,并与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美国国际咨询工程协会AACE中国代表处等合作开发培训项目。 —— 卫星远程培训。充分发挥国家培训中心陕西教育基地的作用,不断拓展培训时空,探索改进培训方式,在西安、榆林设立地方教育培训基地和卫星远程教学点,逐步将培训工作向地市和基层延伸,有效地解决了工学之间紧张的矛盾。 ——面向社会培训。在高质量完成系统内部干部培训任务的同时,积极发挥陕西省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的作用,主动适应培训工作市场化需求,在实施“两条腿走路”的战略选择中,同样走出了自己的发展路径。2003年,共举办社会培训班10期,培训900人次;2004年办班12期,培训1173人次;2013年办班15期,培训1344人次。2017年达到了高峰,仅全省综合评标专家入库前的知识更新培训一项,就培训了7000多人次。 宣教中心先后数次荣获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培训中心卫星远程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人事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破浪:从教学培训基地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到西安金桥酒店经营管理和服务转型,这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全面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和水平的必然。 宣教中心成立初期,随着建设工程的全面移交,包括教学培训楼、学员宿舍楼、职工住宅楼,以及院内锅炉房、学员餐厅等附属设施的后勤管理和保障工作也历史性地落在了宣教中心身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培训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遗留下来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 西北二路原来是一条很窄的巷子,而且曲里拐弯,最窄的地方仅能容纳一辆三轮车和一辆自行车并排通过,近似于那种“断头路”。路面也坑洼不平,雨天常常是一脚泥一脚水。再就是,原来中心大院地平较低,每逢大雨就积水。还有,原来的教学办公楼和学员宿舍楼是分设在两个院子,学员来回要绕道走,到了雨雪天气更不方便。为此,宣教中心协调西安市相关部门,对西北二路进行了拓宽改造,将大院的西墙拆除,整体往内挪移了近4米。现在西北二路中段那排高大的梧桐树,原本就是长在宣教中心院内的。后来,把院内地面全部挖开,采用混凝土填铺加高,彻底解决了雨天积水问题。后来,又在学员宿舍楼和教学办公楼之间架起连廊。还有,对教室及教学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建成了学术报告厅,以满足教学培训需要。 四十年来,宣教中心人默默地在这个院子耕耘着,奉献着,在全力服务好发展改革工作的同时,做好下属集体企业金桥酒店的经营管理和两个家属院的采暖等服务保障。服务学员,服务委机关,服务社会,服务职工家属,一直都是宣教中心始终牢记并从未懈怠的使命。 金桥酒店的前身是1988年设立的原培训中心服务部,1991年更名为培训中心招待所。1992年6月,对外使用西安金桥酒店名称。金桥酒店是隶属于宣教中心管理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从2003年经营收入不足300万元,到2008年经营收入突破600万元。从最初被称为“车马店”的服务部、招待所,到集住宿、餐饮、娱乐、商务中心、多功能会议中心为一体的酒店,这是一种巨大的跨越,也是一种凤凰涅槃式的蝶变。虽然在2022年3月,金桥酒店在社会职能的剥离中,如今已不再隶属于宣教中心管理,但酒店曾经走过的那段艰辛而辉煌的道路,却会永远留在宣教中心的创业史中。 奋楫:从连续27年被委机关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到荣获省直机关工委命名的标兵党支部和五星级党支部,这是一面鲜艳的旗帜,也是一支坚强的队伍。 1986年8月,第一届培训中心党支部在筹建工地简陋的民房中成立。从边筹建边办班的艰苦创业,到新基地落成后的正规化制度化管理,到培训中心面向社会实行双轮驱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培训中心的历史跨越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宣教中心党支部之所以能成为连续27年被委机关党委表彰的先进党支部,并成为省直机关工委表彰的标兵党支部和五星级党支部,除了在把方向、抓班子、带队伍、正风气、促发展等方面将工作做实做细以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基层党建工作的不断创新。 在长期的党建工作实践中,宣教中心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坚持把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相结合,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推动业务工作上台阶。坚持把党建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把党建工作与创建文明单位相结合,推动文明建设工作落地落实。坚持把党建工作与后勤保障相结合,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同时,全面推行“一岗双责”,重要岗位由党员担任,重要任务由党员承担。双向进入,高度融合,成为宣教中心党建工作的又一特色。 在党员教育管理中,宣教中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路径。积极推行党员积分考核办法,细化党员管理分类,量化工作考核标准,化虚为实,不断推进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操作性。同时,重视流动人员中党的建设和新党员发展,将金桥酒店和秦发物业公司的党员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纳入宣教中心党支部管理,实现党员教育和党员活动的全覆盖和集中统一。 多年来,宣教中心党支部先后与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培训中心、省财政厅培训中心、省节能中心,以及帮扶点商南县碾子沟村、镇巴县丁木坝村党支部结为友好共建党支部。走出去取经,结对子互帮,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收到了良好效果。 远航:从被省直机关工委命名为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省直机关文明单位标兵,到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这是宣教中心高质量发展的一种体现,也是宣教中心人精气神的一种凝聚。 2020年12月24日,宣教中心被省委和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当这一喜讯传来时,宣教中心的大院沸腾了,人们欢呼雀跃。从2011年荣获省直机关工委颁发的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到2017年荣获省直机关工委颁发的省直机关文明单位标兵,再到荣获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省级文明单位,身在其中,怎么能不欢欣鼓舞。 在宣教中心大院,那些枝繁叶茂的梧桐树,那些散发着清香的桂花树,那条开满鲜花的文化长廊,那条巨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还有那个宽敞干净、井然有序的停车场,这一切都展示着宣教中心的管理面貌和文化气象。对一个基层单位而言,精神文明不是宏大而抽象的叙事,这根植于心的精神追求,是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建设和日复一日的长期养成中。 践行崇德重责的高尚追求。以“立德、尚德、遵德、载德、润德、弘德”的“六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坚持开办“道德讲堂”。邀请社会各界文化学者开展传统文化和国学精粹讲座,邀请西安交大一附院战疫英模等道德楷模来中心作报告,组织参观“关西夫子”杨震廉政纪念馆和赵梦桃纪念馆等。自2015年起,成立了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常年开展各种公益性活动。每到重阳节,组织开展敬老帮扶服务活动;每到儿童节,组织开展关心青少年成长互动慰问活动。参加西安市“厕所革命”“烟头革命”行动,多次开展向灾区和贫困地区捐款捐物活动。以传递正能量、弘扬新风尚,做新时代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细胞的文明实践,赢得了社会的赞誉。2019年,被陕西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学雷锋示范点”。 培植和谐发展的团队意识。宣教中心常年开展“我们的家园,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主题宣传“五进”(进会议室、办公室、楼道、电梯及院落公共区域)要求。每逢传统节日,都组织有职工家属参与的主题性活动。像端午节的粽香爱国情亲子体验活动,中秋节的茶叙赏月活动,元宵节的喜乐同圆灯谜活动,还有一年一度的迎新春团拜活动,以及坚持多年的职工摄影展、征文、朗诵、趣味运动会等,以多样化的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团队的向心力和亲和度,形成了“快乐工作,和谐生活”的浓厚氛围 树立“国之大者”的奉献精神。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从2006年起,先后承担了商南县碾子沟村和镇巴县丁木坝村的脱贫攻坚任务。从修路、建桥、产业带动,帮助扶贫点改善硬件设施,到兴学、党建、抓技能培训,做好扶志扶智工作;从捐物捐款、消费扶贫、一对一结对子和实施“蛋奶工程”,到邀请58名贫困生来西安举办“心连心 手拉手”夏令营活动,把党的温暖和人间真情播撒到扶贫点每个人的心中。碾子沟村和丁木坝村如期完成了脱贫“摘帽”任务。2009年荣获陕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表彰的“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构建组织文化的理念体系。提出了“服好务、不添乱、多增彩”工作定位;提出了“崇德重则、诚信敬业、求实创新、和谐发展”的文化追求;提出了“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决策民主化、发展和谐化”的行事规则;提出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能成事”的用人导向;提出了“干净舒适在金桥”“绿色食品吃出健康”的经营理念。着力建设“有德行、有担当、有文化、有态度、有温度”的“五有”单位。 现在的宣教中心设立有党员之家、职工活动室,建立有莲悦读书会,打造了职工小厨房。那卷册层叠的满屋书香,那室内和楼间的一幅幅正大而斑斓的书画摄影作品,还有那些琳琅满目的健身运动器材、温馨舒适的食宿环境和花样繁多的健康食谱,其林林总总有形的物质文化建设,都彰显着一种精神底蕴的博大,也处处闪烁着自己独具风貌的精神文明灼灼之光。积跬步而至千里,汇涓流而成江河。文明之花处处盛开,宣教中心的“省级文明单位”荣誉就是在这样的阳光土壤和环境中长大长成的。 编辑:晓佳上一篇:渭南市蒲城县举办“四季村晚”纳凉晚会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