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一带一路·零距离 | 一对姐妹古城的心“电”感应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时间:2023-07-28


新华社伊斯兰堡/西安7月27日电 题:一对姐妹古城的心“电”感应

伴随着一轮朝阳升出地平线,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街头的路灯缓缓熄灭,城市仿佛按下了启动键,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在这座千年古城南郊,默蒂亚里-拉合尔(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拉合尔换流站里,巴方值班长祖贝尔·图费勒准备着清晨例行巡检。图费勒是土生土长的拉合尔人,从拉合尔工程技术大学毕业后加入该项目。“当时,巴基斯坦没有高压直流输电项目,我对这项技术一无所知。项目上给我安排了经验丰富的中国工程师,像老师指导学生一样带着我迅速成长。”图费勒说。

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是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投资建设并运营的巴基斯坦首个高压直流输电项目,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先行先试项目——中巴经济走廊项下首个输变电项目,于2021年9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7月4日,巴基斯坦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拉合尔换流站中方值班长李守金(右)与巴方值班长祖贝尔·图费勒在站内园区巡检。(艾哈迈德·卡迈勒摄)

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拉合尔换流站中方值班长李守金就是带图费勒的工程师。此刻,他们身着印有中巴两国国旗的工作服,头戴黄色安全帽,正在搭班开展运行维护工作。“项目上有许多中国设备。”李守金指着一个印有“中国西电”标志的大型设备告诉记者,“这个负责能量传输的换流变压器就是核心设备之一。”

换流变压器是该站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的研发生产地正是另一座千年古城——中国西安。

1992年,西安与拉合尔结为友好城市,从此这对“姐妹城市”的缘分不断延续。

在西安,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西电)总经理赵启告诉记者,早在2014年12月,中国西电就为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提供了技术方案。凭借行业领先的品牌实力、国际一流的直流输电制造技术和市场业绩,中国西电顺利拿到该项目默蒂亚里站、拉合尔站换流变压器的中标通知书。


7月12日,工人在中国西电公司所属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忙碌。新华社发(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巴基斯坦东部常年高温,项目送受端换流站址环境条件十分恶劣,不仅最高环境温度超过50摄氏度,而且常年干旱无雨、多风沙、紫外线强度高。为此,西电西变的设计团队在运用成熟的换流变压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由技术专家和核心骨干设计人员组成专题攻关小组,对主部件结构、套管安装方式等进行优化和相应的技术改进,完善产品设计方案,提升产品技术性能,以确保产品运行的可靠性。

“该项目产品关键、工程重大,不能有丝毫马虎。”西电西变线圈车间副主任曾国荣说。

中国西安和巴基斯坦拉合尔,两座古城,因“电”结缘,拉近了彼此距离。

从设计生产到安装应用,来自中国的换流变压器设备在巴基斯坦的电网发挥了大作用。“我们的项目极大减少了巴基斯坦南北电力输送的损耗,减少了因输电损耗而导致的停电现象,这也是现在我们的工业部门运转良好的原因。”图费勒说。

项目中方负责人山社武告诉记者,默拉直流输电项目通过建设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为巴南电北送“大动脉”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有效减少了电力传输损耗、电网事故以及停电的风险,提供了更加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投运以来已带电平稳运营超过1000天,累计输送电量达268亿千瓦时,有效满足拉合尔地区100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今年是中巴经济走廊启动10周年。2015年,中巴两国政府确定了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中心,以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合作为重点的“1+4”合作布局,走廊建设驶上了快车道。

10年来,走廊建设给巴基斯坦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为图费勒这样的年轻工程师创造了就业机会。

7月4日,巴基斯坦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拉合尔换流站巴方值班长祖贝尔·图费勒(前)在中控室内工作。(艾哈迈德·卡迈勒摄)

“能够在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上工作,为国家的进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自豪。”图费勒说,项目上两国同事不仅在工作中密切配合,还共同庆祝两国的节日,分享彼此的文化与欢乐。“我们的关系非常牢固,就像兄弟一样。”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巴经济走廊累计为巴带来直接投资254亿美元,累计创造23.6万个就业岗位,帮助巴新增510千米高速公路、8000兆瓦电力和886千米国家核心输电网。

这是2021年9月9日拍摄的巴基斯坦默拉直流输电项目的拉合尔换流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供图)

在巴基斯坦电力部长胡拉姆·达斯特吉尔汗看来,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是中国对巴基斯坦能源发展未来、经济进步和畅通南北电力大动脉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不仅帮助巴基斯坦改善了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更着力推动两国大型能源合作项目,向巴基斯坦人民展示了巴中全天候友谊。”达斯特吉尔汗说。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个倡议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探索远亲近邻共同发展的新办法,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十年来,无数人的生活与命运,因“一带一路”而改变。

关注大时代,也关注普通人。7月24日起,新华社推出“一带一路·零距离”内外联动系列报道,聚焦发生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人和事,通过国内与驻外分社记者联动报道,生动讲述“一带一路”十年书写的那些命运与共故事。


监制:齐紫剑 闫珺岩 张维革 武巍 王宇凌 郭亚冬

记者:蒋超 刘彤 王欢 艾哈迈德·卡迈勒 梁爱平 逄杰

海报:曲振东 刘茜

编辑:杨天沐 杨威 王圣美 马震 许睿 高菲菲 刘艳霞 王申 刁泽 陈玉芬

统筹:曾繁娟 胡隽欣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编辑:煜辰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