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汉济渭:来自大熊猫家园的“幸福之水”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胡贵军 吴燕峰 宋乐乐 时间:2023-07-21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胡贵军 吴燕峰 宋乐乐 曹钰宠) 7月16日10时55分,随着引汉济渭工程黄池沟配水枢纽分水池的闸门缓缓开启,清澈的汉江水喷涌而出,流进了古都西安…… “西安人终于吃上汉江水了!”从此,千年古都将告别水荒和吃水难的历史。幸福之水,饮水溯源。在这宏大工程的背后,有着佛坪人民的牺牲和奉献…… 一泓清水送秦川。生活在西安、关中的人也许并不清楚,引汉济渭工程一个重要的水源地就是位于佛坪与宁陕县交界处子午河峡谷的三河口水利枢纽。现在,这里横跨子午河的拦河坝高达145米,雄姿乍现,让人叹为观止! 7月18日下午,笔者一行驱车赶到三河口采访。登高望远,水天一色烟波浩渺,沿着山势绵延数十里,一派高山出平湖的壮美风光。这里就是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的调蓄中枢——三河口水利枢纽,西安人民的“幸福水”在这里汇聚、调供。 而在这总库容7.1亿立方米、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的三河口水利枢纽淹没区,涉及佛坪县大河坝镇等3个镇8个行政村24个村民小组,其中十亩地、石墩河2个镇属整镇搬迁。 早在2008年8月,佛坪县就组建成立了库区移民办,围绕移民房屋和附属设施等财产补偿、集镇迁建、移民安置、配套设施、就业创业等重点超前部署,制定出台建设征地、移民安置、专项设施建设、资金使用管理等办法,将移民安置工作纳入4个涉关镇和18个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县镇村三级层层签订责任书。 同时,把库区移民安置与地质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等相结合高点规划,严格执行招投标、监理制度,倒排工期抓质量、抓进度,同步开展水电路讯复建、特色产业发展、安置土地调配、社区治安管理、良种林木抢救等工作,县镇村部门单位和党员干部,起早摸黑跑工地、住村组,徒步深入沟沟峁峁,宣传、动员群众搬迁,排查、解决突出问题和矛盾纠纷,踏勘、丈量、核实移民房屋和附属设施、淹没田地和园林等财产,全面做好移民建房、搬迁安置、集镇迁建、财产补偿等各项工作,全力以赴为引汉济渭工程“腾地”。 为有引水多奉献。送水到西安、关中,移民安置是关键一环。2014年9月30日,大河坝镇党委、政府接到佛坪县库区移民指挥部通知,要求赶在国庆节期间,完成三河口村移民拆建主体任务,移民192户747人,搬迁入住大河坝镇库区移民安置点。 大河坝镇党委、政府党员干部放弃休假,立即进入紧急非常的工作状态。建立移民搬迁安置驻村包组工作责任制,实行驻村包点工作责任到人,镇村干部工作责任到人,实行“六包”制度,即镇村干部包政策宣传、包思想动员、包指标认定、包矛盾化解、包补偿兑现、包搬迁运输。 三河口村曾是关中连接蜀地的子午道的要冲,宋朝在这里设下雄伟的三河关。全村水田富饶,林木繁茂,一年两收。老一辈人早已习惯这里的生活。 县镇村三级干部压力巨大。虽前期已做大量工作,但真正要到拆房的时候,没有人手心不攥着一把汗。他们发挥“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精神,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废寝忘食,磨破嘴皮、含着泪水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 时任三河口村党支部书记张金明带头拆房。家里人跟他闹,他自己也不知在暗地里抹了多少次泪。但张金明很清楚,作为村干部和党员,只有他带头,村里的房才能顺利拆下去。2014年9月的一天一大早,百十号人聚在张金明家门口,一旁挖掘机的铲斗一次次挥向屋顶。张金明和家里人不由得背过身去,村民有的瞪大眼睛,有的竟蹲下痛哭起来。 “张支书带头拆房子了!”“他那三层楼房要值100多万呢,真狠得下心!”“张支书都拆房了,我们还有啥不同意的!”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村子开始告别。衣服被子锅碗瓢盆,一一被搬上三轮车。有的村民带上老人的寿材;有的村民跪在祖先坟前,掬一把土,眼泪不止…… 经过大河坝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全镇应搬迁192户,国庆节期间顺利完成154户搬迁任务,超出任务目标数80%以上,剩余的38户,也在当年10月28日前全部搬迁到位。 “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库区淹没区共涉及佛坪3个镇8个行政村24个村民小组,移民搬迁791户2855人。面对这样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佛坪县委、县政府依靠陕西省委、省政府及汉中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谋划,统筹兼顾,妥善安置,确保移民安置工作的有序进行。佛坪人民为了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以上善若水、忧乐天下的赤诚情怀,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強烈责任感,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佛坪移民历史,谱写了一曲大爱无私的奉献之歌,铸就了令人震撼的佛坪移民精神。 拦河筑坝蓄水成库,更要保护好水源地。7月18日一大早,大河坝镇三河口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河长覃晓平吃过早饭,拿着火钳、垃圾袋出门,开始了他一天的巡河工作。 “每周至少要巡查两次河道,捡拾水上漂浮物,劝离钓鱼人,还要留意有没有人破坏生态环境。”覃晓平说,“现在往河里扔垃圾的人少了,村民、游客都知道这水是要送往西安,时常还会劝导游客,请他们及时带走垃圾。” 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利枢纽2019年底下闸蓄水后,该镇借助全县开展的农村环境专项整治、“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等活动,开展了“扫干净、摆整齐、讲文明”专项行动。聚焦水边、路边等“五边”为重点,开展乱排乱倒、乱搭乱建等“五治”工作,突出环境卫生“整治线、宣传线、督导线”,组织10个村同向发力,召开村民议事会、院坝会,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环境整治、水资源保护新格局。 “全镇建成9个污水处理站点,各村设有垃圾分类处理点,全力防止环境污染,保护水源。”该镇党委组宣委员王巧巧说,“以前,河边上有的村民养羊,粪水流到河里。现在,这些污染水源的现象彻底根治了,水库内外碧水浩淼,清澈明净。” 水质如何,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 。为了保护水源,佛坪县制定出台秦岭水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利用、水土保持、水旱灾害防御、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行政执法、河长制等系列规划、工作方案、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治水”的目标,结合“5+1”治水建设幸福河湖三年行动计划,实行“挂图作战”,细化任务、强化监管、责任到人,确保治水护水见成效,也让这一方水土绽放出极尽天然纯臻之美。 “十三五”以来,佛坪县牢记“国之大者”,坚持生态优先,建设与保护并重,全力保护库区水源地。累计完成水利投资4.6亿元,先后实施完成椒溪河、蒲河和金水河流域主干河道防洪和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新建重建、整修加固防洪堤防70余处65公里,打造了保障城区、临河镇村和产业园等安全坚固“长臂”。 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佛坪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强化水源地保护,设立县镇村三级河长106名、河道保洁员8名、义务监督员27名、“河小青”志愿者57名,制定巡河、举报、考核、联合执法等管理制度,做亮水文章,厚植生态文明发展底色。 佛坪县水利局负责人介绍:佛坪县积极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开展节水载体创建及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水源地专项检查、碧水保卫战等专项行动,实施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打造从源头到龙头的“幸福水”,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从源头到龙头,以及田间地头,一个个项目建设、管护机制落地见效,引来了“幸福水”,也换来了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佛坪县农村安全饮水率达100%、地表水质、出境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标准,在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惠泽一方老百姓。在水库下游10公里的大河坝镇五四村,正是新建的三河口移民新村所在地。当时205户、770余人搬了过来。移民新村分一、二、三区布局,一栋栋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排列整齐,上书“三河雄关”的石制牌坊立在村口,水电路讯便捷通畅。 为帮助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该县调配落实生产安置用地,支持就近用工、对口输出、发展产业、开办商户、电子商务等“一户一法”精准帮扶,大河坝镇、石墩河镇建设竹制品加工社区工厂、油用牡丹和中药产业园、生态农业观光园等,全力帮助群众增收增效。 邱金礼的新家在移民新村二区。二层带阁楼,170多平方米,客厅“福满堂”的壁纸引人注目。他今年53岁,平时就近打些零工。自2014年搬到这里后,老人看病、孙子上学、上街买东西都更加方便。 “2007年到现在,镇上的商店、旅店、餐馆越来越多,生意逐渐火爆起来,我开的小超市今年收入大概7万元。”7月19日,谈到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库库区移民带来的好处,佛坪县大河坝镇个体户廖金华乐开了花。2007年初,廖金华看到引汉济渭工程启动,打起了做生意的算盘,在集镇上开起了超市,如今他买了小轿车,住上小洋楼。至目前,大河坝镇个体户由库区移民前的50多家增加到现在127家,全镇服务业年收益能达到500多万元。 覃晓平接了张金明的班。覃晓平早年在广东打工,自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自有一番谋划。 三河口村整村搬迁后户均分到的耕地不足一亩,难有规模效益,且零散土地划界还易衍生新矛盾。覃晓平决定将村民土地“化零为整”发展村集体经济。他带领村民归集110余亩耕地建设“陌上花开生态农庄”项目,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温室大棚里种西瓜、圣女果、草莓,种植园栽桃、杏、李,山坡上还建了儿童游乐园。2022年,该项目总收入40万元。三河口村通过发展民宿、光伏、生态农庄等,2022年实现人均分红200元。 走进150多亩的大河坝镇陌上花开生态农庄,采摘园里草莓果期才结束,油桃、青脆李、葡萄又挂满枝头,西瓜、冬桃也长势良好,四季有花有果。利用老屋改造的8个民宿院落白墙黑瓦、松竹环绕,和栈道吊桥、湖光山色、采摘园相映如画。 “去年农庄创收120多万元,吸纳库区移民和周边村民务工1000多人次,发放工资20多万元,村民还有土地、房屋、资金等的入股分红!”三河口村支部书记覃晓平在介绍移民的生活情况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位于水库上游的大河坝镇十亩地移民安置点,也面貌一新。四周群山如莲花一般“托起”移民安置点,椒溪河奔腾着抵达1公里外的水库库尾。一户一宅的徽派建筑、中心小学、中心卫生院、五保供养站依山形水势错落布局。来自十亩地、谭家河、联合、凤凰四村的387户1300人移民在这里生活。 32岁的耖洋洋本是谭家河村烂草湾人,如今他家的位置已被水淹没。自2018年搬到十亩地移民安置点后,他另外租了三间门面房,做农产品电商。本地的山茱萸、蜂蜜,外地运来的核桃,他都通过淘宝和直播往外卖,一年收入300多万元。 “引汉济渭”工程建设不断推动佛坪经济社会发展,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实施阶段佛坪境内完成投资44亿元,十亩地、石墩河、马家沟、五四4个移民安置点建成821户移民搬迁,8个机关单位、村委会建成,完成建房面积14.39万平方米。 要致富,先修路。在大河坝镇三河口移民新村,一条条干净宽敞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水、电、路、信便捷通畅。 西汉高速佛坪永久连接线、三陈路、陈家坝集镇过境道路、大黄路、宋谭路、大廻路等一批移民安置配套工程建成,有效改善了佛坪县交通、移民住房等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了佛坪与外界互联互通的新突破,也为佛坪打造汉中融入大西安的桥头堡创造了条件,建立了“同饮一江水”、开启关中陕南深度合作的新格局。 基础建设日臻完善,搬迁群众的就业、出行、教育、医疗更加方便,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三河口村党支部书记覃晓平说,库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后,集镇和农户环境美了,人流量也大了,经商做生意、搞种养业的人也多了,人们“钱袋子”鼓起来,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佛坪县特别是大河坝镇、石墩河镇等毗邻库区的镇,依托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利枢纽和黄金峡水利枢纽,加快打造集镇综合服务体,提升旅游服务承载能力,相继建成了陌上花开、良溪合居、萍水相逢、清水雅居、贝壳山居、五一康养、迴龙客栈等民宿51家,已成为产业振兴的“重头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乘风扬帆正当时。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库建成蓄水,呈现出“高峡出平湖”的景观,促进佛坪县全域旅游,助推研学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西安游客来佛坪“饮水思源”,讲述“人水和谐”的佛坪故事。 大河坝镇党委书记杨军说:“实施引汉济渭工程对大河坝镇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带动全镇群众生产就业,生活条件有了大幅改善,促进三产服务业发展。” 在处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方面,省市县各级相关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依然在坚持不懈地作着努力。 2023年2月23日,在汉中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赵新平、 杨登学等5名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建立引汉济渭生态补偿和受水区与水源区经济技术协作机制的建议》。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对移民安置区给予支持,建立受水区与水源区经济技术协作机制,促进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调水区水质安全,实现水源区与受水区“双赢”目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将更加推动改善水源保护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做好垃圾、污水等污染源处理,激发水源保护区地方政府和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更好地保护水源环境,让关中人民吃上干净水、放心水。“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让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滋养了关中1400多万人民,也不断润泽佛坪这片土地。 2023年6月25日,汉中市领导也在“请求调整引汉济渭水资源税纳税地点的请示”中讲到,将水资源税纳税地点变更为汉中市洋县、佛坪县和安康市宁陕县,充分调动水源地所在地区保护水源的积极性,进一步改善调水区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调出地与调入地合作共赢。
编辑:西亮 责编: 姜琼 终审:吴汉兴上一篇: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综合应急演练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