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觅商机——陕西低空经济发展观察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9-15
9月13日8时许,在西安航空基地(蓝田)机场,飞行教练张子帆和学员吕林登上一架运动类固定翼飞机。飞机在跑道上加速,很快腾空而起,飞向蓝天。大约1个小时后,飞机平稳降落,飞行训练任务结束。走出驾驶舱的吕林兴奋地说:“我从小就渴望驾驶飞机飞向蓝天,但一直没有机会。得知这里有运动类飞机飞行培训项目,我就报了名,终于圆梦蓝天。” 如今,陕西越来越多的民用航空器翱翔天空,执行飞行培训、航空救援、空中搜索、森林灭火、农林喷洒、观光旅游等任务。低空经济快速升温。 低空飞行 热度升温 作为陕西信义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义通航”)的飞行教练,张子帆每个工作日都要在机场执行飞行训练任务。飞行培训成为公司的热门业务,帮助越来越多的人圆蓝天飞翔梦。 “信义通航推出的飞行培训业务属于低空飞行。”张子帆介绍,低空通常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低空经济就是以这部分空域为依托,包括使用民用有人驾驶、无人驾驶航空器,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的低空飞行活动,并辐射带动相关产业领域发展的经济活动。 信义通航成立于2019年,成立之初仅有两架通航飞机,现在已有11架飞机,可满足不同的飞行应用场景需要。信义通航总经理汪蛟说,本着安全运营、高效发展的理念,公司积极拓展飞行培训、航空救援、航空摄影、空中巡查等业务,成立至今累计安全飞行7000小时,其中运动类培训飞行4000小时、正常类培训飞行2000小时、航拍航测类飞行500小时、航空救援类飞行100小时。目前公司已步入稳步发展阶段,盈利稳步增长。 7月18日,一架载货无人机在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起飞,经过约18分钟的飞行,将携带的物品投送到西安高新区,顺利完成低空飞行投递任务,标志着西咸新区在低空经济服务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次飞行验证了该航线规划的合理性、无人机的安全性及配送的良好效率,也标志着西咸新区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副总经理张弛说。目前,西咸新区吸引了无人机产业链上下游106家企业落户,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闭环。 眼下,陕西低空飞行应用场景正不断增多,低空飞行渐渐热起来,低空经济产业不断发展。 展现优势 服务社会 7月15日,陕西首例医院自主定价的直升机跨省(区)医疗转运完成。当天,载有一名伤势危重患者的陕西秦汉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汉通航”)救援直升机,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人民医院起飞,飞行近2小时,安全抵达西京医院。 “今年2月,陕西省医疗保障局发出通知,新增航空医疗转运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秦汉通航总经理王昀告诉记者,前不久,西京医院根据省医疗保障局的文件精神,对航空医疗转运收费项目进行了价格备案,成为省内首家可办理该收费项目的医院。 “依法依规推进对危重患者进行直升机航空医疗转运,有利于满足危重患者救治需求。构建空地一体的立体救治网,高效调度医疗资源,提升了医院应急抢救能力。”西京医院医疗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秦汉通航目前运营直升机18架,是西北地区机队规模最大的通用航空运营企业,承担着省内大量应急救援工作。今年上半年,陕西雨水较少,森林防火形势严峻。秦汉通航作为专业的航空应急救援企业,共计保障航空护林飞行1190小时,应急救援成效显著,获得省应急管理厅高度认可以及多地政府部门的表彰。除此之外,秦汉通航还保持与120、119的协调联动,今年以来,在应急处突、山林人员搜索方面共计飞行8小时15架次。3月9日,在秦岭云台山,秦汉通航联合西安市消防支队,历时5小时,将一名坠落山崖的大学生通过直升机转运至医院。 做强产业 链式发展 陕西有着良好的航空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创新资源,发展低空经济有着先天条件。2024年,《陕西省培育壮大千亿级航空制造与低空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印发,提出着力建设千亿级航空制造与低空产业创新集群。今年7月,省发展改革委成立低空处,牵头推进全省低空经济发展。 目前,陕西低空经济稳步发展,产业链建设加快推进,全省无人机产业集群已渐成规模,产业区域分布特点鲜明。西安以研发制造为主,无人机产业链上企业达400多家,产业分布在西安航空基地、西安航天基地、西安高新区、西咸新区等地。榆林充分发挥空域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无人机试验测试、飞行培训及支线物流。宝鸡、汉中、渭南、延安等地也立足当地实际,培育无人机相关产业。 今年2月28日,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揭牌。这是陕西省首家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标志着西安在低空经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低空飞行的应用场景迅速增多。在农林植保方面,2024年,陕西粮食生产农用无人机作业面积达3174.68万亩次,主要开展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植保作业。预计今年全省无人机植保作业面积可达4000万亩次。在警用综巡、生态环保、紧急救援等方面,无人机、直升机等各类低空飞行器也大显身手、各显神通。 前不久,省应急管理厅下属单位与秦汉通航签订森林草原航空消防直升机租用合同,旨在进一步推动全省森林草原保护及航空应急服务体系建设。 西安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秘书长蔺建武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服务能力提升,低空经济与人们生产生活的融合将不断深化。通过应用场景牵引、技术方案迭代、商业模式优化,陕西低空经济蕴藏的商机将进一步释放。 编辑:一加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