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头条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陕西以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简称“五良”)协同推进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今年全省夏粮总产量467.43万吨,较上年增加3.67万吨,总体实现丰产丰收——“五良”协同创佳绩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时间:2024-08-04

990d98c9-27fa-4bf6-bf38-16377022b0ea.jpg.2

联合收割机在渭南市大荔县赵渡镇赵东村的麦田里作业(6月5日摄)。 记者 陈宏江摄


南风催麦香,新粮喜归仓。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今年,陕西夏粮生产基础较好,各小麦主产区扎实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两藏”战略,抢播抢种保障夏粮面积,分层包抓加快苗情转化,“三夏”会战确保颗粒归仓,夏粮喜获丰收。

今年,陕西夏粮面积1600.65万亩、单产292.03公斤/亩,总产量较上年增加3.67万吨、达467.43万吨。

用好政策筑牢丰产之基

今年的小麦丰收,是“抢”回来的好收成。

农谚云:“晚播弱,早播旺,适时播种麦苗壮。”小麦播在适播期,对实现一播全苗、培育壮苗至关重要。去年秋播期间,我省多地出现连阴雨天气,对小麦播种造成一定影响。为确保在适播期内播种,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制定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各地结合天气变化、土壤墒情,选择合理时机、适用机具、专用品种科学抢播,为秋播提供保障。

“虽然去年秋播较往年晚了十几天,但在农业农村部门的帮助下,合作社于10月20日之前完成了冬小麦播种,播在了适播期,保障了今夏丰收。”7月29日,渭南临渭区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宇锋说。

为夺取夏粮丰收,陕西省完善政策支持配以“良制”。全省严格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扎实推进党政同责落地落细;用好管好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创新金融保险服务产品,助力单产提升集成技术全面推广落地。

为调动基层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陕西省不折不扣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今年下达中央和省级财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30.52亿元,全省共计下达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5.3亿余元。此外,我省对小麦“一喷三防”等进行补贴,用好政策筑牢丰产之基。

蒲城县权民家庭农场负责人权增民说:“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特别好,省、市、县的农业专家还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我们种粮干劲十足。可以说今年的丰收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

稳定夏季粮油生产,面积是基础。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厅将粮食播种面积任务分解至市、落实到县,逐级签订责任书,分区域、按茬口、到作物将粮食生产任务落实到田块,坚决稳定粮食面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播种小麦1412.71万亩,比上年增加1.13万亩。

陕西省农业农村部门还积极开展“分层包抓促春管夺丰收百日行动”,派出技术组到农业生产一线指导小麦田管。全省小麦累计追肥950.42万亩,灌水659.57万亩,镇压化除826万亩,“一喷三防”1422万亩,苗情迅速转化升级,打牢了丰产丰收基础。

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

今夏麦收期间,各地捷报频传。全省机收监测采样点数据显示,渭南市临渭区官底镇下薛村小麦单产630公斤/亩;三原县城关街道大李村小麦单产636公斤/亩;周至县尚村镇小水屯村小麦单产640公斤/亩;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街道杨居村小麦单产760公斤/亩……

高产的背后离不开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的综合发力。

夏粮产量要提升,首先看品种。华阴市华西镇种植大户盛华今年种的400亩小麦,全部是陕西农垦大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并通过国家审定的最新品种华垦麦23。“今年我们种的小麦穗子很大,每穗超过50粒,成穗数特别足。据测算,收获后亩产超过1300斤。”盛华笑容满面地说。

近年来,陕西省在种业创新方面不断发力,以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的,发挥杨凌种业创新平台作用,重点培育高产优质、耐密抗逆、节水宜机收的新品种;加快培育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打造陕西种业发展龙头,提升企业竞争力;打造出一批小麦、玉米、油菜等良种繁育基地,不断提高良种供应能力。

6月27日,杨凌良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成为我省第三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至此,全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优势品种已涵盖小麦、油菜、玉米三大主要粮油作物。

“我们合作社今年种植粮食1.5万多亩,都是单品种成方连片种植。别看面积大,管理起来很省心。去年9月,我们安装了田间喷灌设备。每隔16米就有一个旋转式喷头,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按需浇灌、按需施肥,省时省力。”泾阳县键潍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武说,运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后,灌溉用水量节省了三分之一,肥料利用率也更高了。

夏粮丰收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加持。陕西省强化技术集成推广“良法”,近年来持续推广小麦“3335”宽幅沟播等六大高产集成技术,配套实施“一喷三防”、配方施肥、深松深翻等措施,确保关键技术在整建制区域全覆盖。我省还大力推进“良法”示范,把示范田的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

把“丰收在田”变现为“丰收到手”

把“丰收在田”变现为“丰收到手”,关键在于抢时间、拼速度、见实效。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不仅让粮食丰收更高效,还能减少粮食在收割、仓储过程中的损失。

“‘三夏’抢收期间,我们根据每块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收割时间,随时调整收割机数量。为确保收割机调配及时,我们还在西安数智农机智能调度平台提前协调了约50台能够跨区作业的收割机,保障所有地块及时收获。”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薛强告诉记者,合作社托管的3万余亩小麦平均亩产550公斤,是近4年来最好的。

今年“三夏”,全省约投入120万台(套)农机具,依托信息化平台进行农机调配,实现“麦熟机到位、机到有活干”。各地夏收进度快于常年,小麦大多收在适宜期。

在最后的收获关头,陕西省还积极做好小麦节粮减损。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培训、大提升、大比武活动,减少机收损失。各地紧盯收割、运输、晾晒环节,加强机收减损监督监测。“三夏”期间,全省设定机收损失监测点421个,获取有效数据357组,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为0.95%,相比去年低了0.05个百分点,实现了不高于1%的工作目标。

随着关中麦区集中收获,夏粮收购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陕西粮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夏粮收购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梁军民告诉记者,今年公司参与夏粮收购的一级子企业5家、收购主体企业25家,筹措资金40亿元,计划收购小麦154万吨。

今年,全省设立收购网点900余个,腾并仓容28亿公斤以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陕西省分行备足36亿元信贷资金,全力保障夏粮收购。截至7月25日,全省累计收购新产小麦117.95万吨,夏粮收购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陕西日报)


编辑:晓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