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理论+文艺”打通宣讲“最后一公里”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时间:2023-12-03
“‘迷胡快乐苑’来咱村演出了,可得早早去占个好位置!”11月23日下午5时许,华阴市罗敷镇五里村村民王哲稳提着板凳,先自己老伴一步出了门。 虽然天气寒冷,但二三十位村里的资深戏迷早就来到村部的文化广场。一个多小时的演出里,台下观众掌声不断。 “报告精神绘异彩,走过历程最光彩。十年征程新时代,百年梦想多豪迈。”“四唱公仆作风变,勇于担当敢为先。细小抓起不歇肩,真抓实干如民愿。”台上,演员们唱着新改编的迷胡戏《报告精神绘异彩》《十唱公仆作风变》。 “今天的演出既讲了党的二十大报告里的内容,又让我过了一把戏瘾,感觉美得很!”王哲稳说。 “迷胡快乐苑”是一支由退休老教师段万选为团长,30余位热爱党、热爱家乡、爱好文艺、有奉献精神的老教师、工人、干部和乡贤文化骨干组成的社团。他们拉着音箱、手持话筒、穿着红马甲,活跃在各村进行文艺表演。 华阴迷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地方戏曲。“迷胡快乐苑”能成为一支理论宣讲社团,是华阴市创新理论宣讲工作的结果。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台上一人讲,台下观众听’的方式在基层常常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群众的兴趣不高,效果不理想。”华阴市委宣传部理论组负责人张向南说,“理论宣讲必须适应群众的特点和生活习惯,解决宣讲‘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在走访调研中,我们发现‘迷胡快乐苑’这一载体,能够拉近理论宣讲和农村群众的距离。于是,华阴市委宣传部和基层党组织定期组织社团骨干人员学习党的理论和重大决策部署,为他们的创作提供理论学习资料,培养他们成为理论宣讲员。这些宣讲员通过老腔、迷胡等形式在群众的院子、村部广场和巷头巷尾进行表演。”张向南说。 这种将理论宣讲和文化艺术相结合的模式是渭南探索理论宣传通俗化大众化的一次有益尝试。 渭南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数量均居全省第一。“我们充分利用丰富的非遗资源,通过迷胡、老腔、书法、绘画、剪纸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推出了一批群众喜欢看、听得懂、容易学的作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群众心坎上。”渭南市委讲师团团长杨永红说,以渭南市文联、作协、美协、书协、秦腔剧团的文化文艺名家和非遗传承人为主体的宣讲团深入各县(市、区)开展巡回示范宣讲。 面对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不同的人群,如何让理论宣讲更精准、更有效?渭南立足宣讲对象分众化的实际,推出了丰富的宣讲形式—— 组建市委宣讲团,抽调17名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分赴各县(市、区)、市级有关部门开展集中宣讲; 组建“理润东秦”思政理论工作者宣讲团、媒体工作者宣讲团、先进典型和基层代表宣讲团、文化文艺名家宣讲团,分别走进驻渭高校和企业、媒体单位、基层镇村开展集中宣讲; 各行业系统结合实际组建宣讲团,在本领域本系统开展宣讲。渭南市总工会以优秀产业工人为主体,团市委以各界优秀青年为主体,市妇联以各界优秀妇女为主体开展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宣讲,宣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此外,渭南还统筹线上线下渠道,运用网络宣讲、“菜单式”宣讲、大喇叭宣讲,不断扩大宣讲覆盖面。 “渭南坚持守正创新,立足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现实需求,突出文化文艺名家宣讲特色,统筹‘线上+线下’宣讲合力,着力打造‘理润东秦’宣讲品牌,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杨永红介绍。 截至目前,渭南市共开展宣讲活动2500余场次,覆盖干部群众20余万人。 编辑:煜辰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