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头条 >

陕西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 科技创新将是改革最大亮点

来源:华商报 作者: 时间:2023-10-11


近日,陕西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

记者注意到,本轮改革之前,陕西刚刚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三年里,陕西省属企业全面推进全员绩效考核、员工公开招聘制度,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力促进经营机制转换,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完成,国企的活力和效率大大提高,国有资本整体运行质量显著提升。

专家认为,陕西新一轮国企改革突出强调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未来三年,科技创新将是陕西国企改革最大亮点。

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增强核心功能

近日,陕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今后三年陕西国企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标志着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之后的新一轮国企改革正式启动。

此次《实施方案》要求,新一轮国企改革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切实发挥陕西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安全支撑等方面的作用,到2025年,在增强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的功能作用上、在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机制上、在建设一流企业上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方案》还规定了体制机制性改革任务,即在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推动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长效化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

与此同时,陕西省国资委还要求,各省属企业和市(区)国资委要把深化提升行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完善改革组织推进机制,同时做好“三个衔接”:与上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有效衔接,与各级各领域战略规划有效衔接,与其他专项行动有效衔接,实现改革“一盘棋”“一本账”。

上一轮改革

全面推进全员绩效考核

员工公开招聘制度

上一轮国企改革开始于2020年。

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陕西也紧跟中央和国企改革行动的号召。2020年末,陕西省印发的《陕西省全面深化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中就提到,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陕西省属企业全面推进全员绩效考核、员工公开招聘制度,大力推进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机制,盘活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2022年以来,陕西省属企业公开招聘员工21433人,占比100%。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比例累计达到38.97%,2022年度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862人,占比4.01%。

陕西省、市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人数占比分别达40.97%和53.1%。2022年度,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人数占比分别达4.95%和4%,7872名各层级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全面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200余户国有企业实施多种形式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累计激励1万余人次。

陕西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力促进经营机制转换,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完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增能减”市场化机制建设迈出关键步伐;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持续创新,国企的活力和效率大大提高,国有资本整体运行质量显著提升。

加快实现“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任务目标

三年行动收官之后,在新的三年行动计划中,陕西国企将怎样继续改革?改革的侧重点与此前相比有哪些不同?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对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陈光表示,从《实施方案》来看,新一轮国企改革突出强调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这也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根本目标。

陈光介绍,以实现该目标为导向,首先要求国有企业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力度,从而加快形成具有更高竞争力和发展能级的新质生产力。这也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所强调的重中之重。

同时,新一轮国企改革更加突出要以服务国家战略安全为导向,强化国有经济在国防军工、医疗卫生、能源、粮食等领域的控制地位。这也反映了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加快推动在“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实现国有企业在涉及国家战略安全领域的产业链供应链独立自主、自立自强。此外,新一轮国企改革也持续强调要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推动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长效化、进一步健全国资监管体制等。这些内容一方面是与上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也是更好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保障,弥补制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及人才创新动力的制度性短板。

陈光说,总体来看,新一轮国企改革所呈现的最大亮点是科技创新,各项配套措施也体现了服务于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保障能力,从而形成合力,加快实现“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任务目标。 记者 袁红 郭蓉

>>历程

我国国企改革历经40多年

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40多年来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到1992年,主要是推进机制创新,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

第二阶段:1993年到2002年,主要是推进制度创新,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阶段:2003年到2012年,主要是推进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四阶段: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进入全面改革、深度改革。

2020年至2022年,中国国有企业进行了一场历时3年的改革行动。

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国资国企改革明确提出要求,要谋划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

今年1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时指出,2023年突出重点攻坚克难,乘势而上组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中长期激励扩面提质。要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制定节能环保、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布局结构调整指引。

前不久的9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推进会。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在会上指出,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起点、高质量开局起步。他强调,国有企业要高质量完成方案和台账制定,确保绘就改革“施工图”。(华商报)


编辑:晓佳

上一篇:陕西铁路今起实施新列车运行图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