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头条 >

美丽陕西晴空下的“攻坚战”——陕西开展臭氧污染治理行动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时间:2021-08-24

01ed83576d6e801354382a3bb644d942.jpeg

8月14日,西安市南二环。(记者 袁景智 摄)

阳光明媚,碧空如洗,云卷云舒……每当这样的好天气光顾三秦大地,人们的朋友圈总会被海量的美图“刷屏”,大家享受着晴空带来的愉悦。

殊不知,在夏日里,这样的空气中却潜伏着一个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臭氧污染。今年6月,全省臭氧平均浓度18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2.0%。仲夏时节,臭氧已经取代PM2.5,成为全省首要的大气污染物。

“臭氧浓度一般从5月开始增长,到8月达到最高点,进入秋季后逐步降低。”省大气环境办公室主任冀武说,臭氧污染问题已经逐渐显现,成为我省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难题。

今夏,一场晴空下的“攻坚战”在陕西打响。

是“防护伞”还是“隐形杀手”?

家住西安市曲江新区的王杰是户外运动发烧友,对空气质量很关注,不过连日来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让他很困惑。

“明明是蓝天白云的好天气,可打开陕西空气质量APP,却提示有臭氧污染。”王杰说,臭氧不是抵御紫外线的吗?咋就成了污染物?

“公众常常混淆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层和对流层近地面层臭氧的区别。”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教授邓顺熙说,在距地面20千米至50千米高度的平流层有一个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在近地面层,臭氧才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如果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过高,很容易引起上呼吸道炎症,出现咳嗽、头疼等症状,还会对皮肤、眼睛、鼻黏膜产生刺激。

臭氧在高空中是人类的“防护伞”,在近地面却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那么,臭氧是如何产生的?

邓顺熙说,在对流层,产生臭氧有三个主要要素,光照、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其中,氮氧化物主要来自燃烧排放,如机动车、飞机、燃煤电厂、水泥炉窑等。VOCs的来源广泛,包括天然源和人为源。人为源主要来自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包括机动车尾气排放、油品挥发泄漏、工业企业排放、溶剂使用排放、油漆喷涂与挥发等。天然源主要是植被的排放。

氮氧化物和VOCs是产生臭氧的两大“原料”,被称为生成臭氧的前体物。它们在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就会产生臭氧。气温越高、光照时间越长,VOCs的量越大,反应越充分,臭氧浓度往往更高。

“近年来,我们对PM2.5的治理效果十分明显,但抑制臭氧浓度升高的效果欠佳,主要原因是臭氧与其前体物的关系十分复杂。”邓顺熙说,要抑制臭氧生成,就必须从减排臭氧前体物上下功夫。如果实现氮氧化物与VOCs两者大幅削减,肯定会带来臭氧下降。

31f01eed2496ab3abe7824cbc6e42d08.jpeg

西安市雁翔路一加油站针对夜间加油推出优惠活动,鼓励车主夜间加油,以降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记者 苏怡 摄)

源头“替” 末端治 打出防治“组合拳”

7月30日10时许,位于西安航空基地的精明(西安)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环保专员闫松打开手机,通过环保监管APP实时查看治污设备的运行情况。

“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的污染是VOCs和颗粒物。针对VOCs,我们采用干式过滤加活性炭吸附或水淋塔加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效率均达90%以上。”闫松说,公司共有12套环保设备,设置13个监测点位。一旦出现非正常运转,环保监管APP就会提醒,他们就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故障排查。

作为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精明(西安)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年产900万件汽车节气门阀体,销量约占国内市场的30%,年产值达2亿元。近年来,该公司加大环保投入,建设2套压铸车间有机废气收集处理设施,在治理VOCs方面实现了全密闭高效收集和末端综合治理。

“我们用进口脱模剂替代原有产品,使得脱模剂使用量降低20%,VOCs也随之下降,实现了源头减排。”精明(西安)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彭宗城说,去年公司达到A级企业,重污染天气期间采取自主减排措施,较2019年同期停限产影响天数产值增加了近1000万元。

为了提升VOCs精准治理能力和水平,西安航空基地制定《2021年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指导帮扶辖区涉VOCs行业企业开展绩效评级,创建绿色环保标杆企业。2020年,精明(西安)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陕西省铸造行业A级标杆企业之一。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对臭氧前体物排放的治理,印发《关于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以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包装印刷、制药工业等4个行业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督促75家企业从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环节全面提升治理效率。今年上半年,我省整体臭氧超标天数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其中,关中地区臭氧平均超标天数为15.5天,较去年同期减少2.1天。

“对于氮氧化物治理,目前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减排路径,但VOCs的来源广泛,相对分散,处于一边摸索一边治理的阶段。”冀武说。

cce02d1274df32bd3b97c53b6e067445.jpeg

精明(西安)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环保专员闫松向记者展示环保监管APP。 (记者 苏怡 摄)

出实招 稳发力 防治任重道远

7月31日0时,西安市拉响臭氧防治“警报”,启动重污染天气Ⅲ级应急响应。

“依托遥感监测技术,我们每周提供臭氧前体物监测分析,并根据监测结果筛选出重点关注区域,并建议重点管控的工业行业和污染类型等。”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寇蕊说,有了这些分析数据,相关部门采取管控措施更有针对性。

一场臭氧“攻坚战”在西安迅速打响,公安、交通、城管、商务、水务等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每日6时至21时,房屋建设、建筑工地室外喷涂、粉刷、道路沥青铺设、广告涂装或翻新等不得开展涉VOCs排放工序作业;每日10时至18时汽修企业禁止开展喷涂作业;每日10时至20时禁止卸油作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延长壳牌石油等国有企业为主的加油站实施夜间加油降价促销活动等。

据统计,我省机动车保有量已达900多万辆。移动源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省总量的56%,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量已分别占移动源总排放量的82%和89%。控制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成为当前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所在。

今年5月,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工信厅、省交通运输厅、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1家单位联合发出“低碳环保 绿色运输”倡议书。倡议书发出后一个月,陕煤集团购买了新能源铲车30辆,置换国五、国六车辆184辆,建设洗车系统平台,有效降低了扬尘污染;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增加“中长协”火车煤合同计划量、将通勤车辆更换为纯电动新能源车……

“臭氧防治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是社会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它不仅需要精准施策,还需要考虑本地和区域、城市和郊区等多方面的协同治理。”冀武说,只有每个人行动起来,才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记者 苏怡)

记者手记

防治臭氧污染需各方共同发力

眼下,臭氧已经成为首要大气污染物。由于其形成机制复杂,防治臭氧污染是一个艰巨且持续的过程。

防治臭氧污染,事关民生福祉。从短期来看,这需要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减少臭氧前体物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从而减少臭氧污染。从长期来看,这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防治臭氧污染需各方共同发力。企业是污染治理的主体,政府是监管企业的主体,公众是监督政府和企业的主体,缺一不可。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责任,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严格执行相关排放标准,在生产源头、过程和末端治理等每个环节做到应控尽控,减少臭氧前体物排放。

对于各级政府来说,要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开展臭氧污染来源解析工作,弄清楚复杂的气象过程以及污染物的水平输送和垂直输送过程,制定合理有效的氮氧化物和VOCs减排策略,明确控制重点,不断提高臭氧污染防治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季节调控,强化监管,靶向治理,开展动态跟踪研究,开发高效适用控制技术,科学评价臭氧防治行动的成效,不断优化臭氧防控对策。

对于公众来说,要不断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更多采用公交出行;实施夜间加油,减少日间阳光强烈时油气挥发,选择油气回收设施正常、没有汽油味道的加油站;家装采用水性涂料,减少溶剂型涂料使用。农村居民不再使用散煤和木柴等固体燃料取暖、做饭,降低燃烧过程中臭氧前体物排放。

目前臭氧污染还无法完全避免,但多想一些法子,把工作做细、做实,一步一个脚印,相信这场臭氧“攻坚战”一定能取得胜利。(苏怡)

陕西率先研发水环境应急监测辅助决策系统

8月19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为切实解决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发挥环境监测对应急处置的技术支撑作用,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牵头,结合我省环境风险管控实际需要,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率先研发了陕西省水环境应急监测辅助决策系统。

水环境应急监测辅助决策系统可实现水环境应急监测的全过程图上作业,集成应急监测准备、现场勘察、断面布设、实验室位置选择、监测过程记录、预警研判、监测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该系统可基于事发地河流和GIS平台,按照“13353”原则实现地图精准布点、建议应急指挥部及临时实验室位置选择,对现场负责人、采样人员、分析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并自动生成监测方案,同时可以根据人员现场踏勘情况,对断面信息进行调整并及时修正监测方案。临时实验室的监测数据可直接录入系统,系统可直接判断是否超标及超标倍数,并根据相关数据自动生成各类监测报告及污染时空分布图,确保监测结果第一时间报送应急指挥部,为应急处置做好精准支撑。此外,该系统支持按部门和业务需求分配账号,按权限操作及查看,能够有效实现应急监测工作中的信息共享,提升工作效率。

目前,我省已完成系统一期设计、开发、现场应用验证等工作,能够实现断面布设、制定监测方案、生成监测报告、河流水文参数查询等功能,总体应用效果较好,正在进行后期优化测试完善,可为突发水污染事件处置提供有力技术支撑。(记者 苏怡)

西安市全面推行林长制

28位市级领导担任重点生态功能区市级林长

8月12日,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近日,西安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压实西安保护发展生态资源的主体责任,在全市重点生态功能区设立市级林长,28位市级领导各司其职,分别担任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至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骊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市级林长。方案明确,力争到2025年,西安市全市村庄林木覆盖率达到30%以上;力争到“十四五”末,完成秦岭西安段所有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方案要求,各区县要按照“生态优先、 保护为主 ,绿色发展、生态惠民,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党委领导、部门联动 ”的工作原则,加快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到 2021年底,全面建立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林长制体系。方案中还设立了市总林长、副总林长。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市总林长,负责研究解决全市森林草原等生态资源保护发展的重大问题,对全市各级建立林长制实施总督导;市委副书记、分管副市长担任市副总林长,负责协助总林长工作。方案还明确提出,对于无林业部门的区县由同级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承担林长制组织实施工作。(记者 申东昕)

西安市召开加油站油气泄漏问题约谈会

为做好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严控臭氧前体物——VOCs排放,8月18日,西安市生态环境局会同西安市商务局召开加油站油气泄漏问题约谈会,对14家问题加油站及相关企业西安地区负责同志进行约谈。

会议首先通报了西安市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系统检查情况:7月27日至30日,西安市生态环境局采用便携式有毒挥发性气体检测仪、红外气体摄像仪对全市8个区(县)18家加油站进行抽查,除个别加油站问题较少外,其余14家均不同程度存在问题。随后,延长壳牌明光路加油站、延长壳牌丈八北路加油站、中石油鄠邑沣京加油站负责人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延长壳牌石油西安地区负责人剖析原因,并汇报了问题整改情况。

会议要求三大油公司及其他民营加油站要就此次约谈会指出的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对油气回收系统进行针对性排查,加严加密检查频次,加强人员培训,落实好主体责任,坚决防止此类问题出现反弹。下一步,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将会同西安市商务局继续开展联动检查,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加大问题查处力度,确保加油站油气回收问题整改取得实效,全力保障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环境空气质量。(记者 苏怡)

岚皋县四项举措补齐水资源管理短板

近年来,岚皋县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贯彻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机制为主线,在细化水资源管理目标、严格取用水管理措施、强化水生态保护治理、深化水资源管理改革方面持续发力,努力补齐水资源管理短板。

细化水资源管理目标。明确县域农业、工业、渔业、畜牧业等用水总量分配限额,严格水资源指标控制,以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严格取用水管理措施。按照用水分配定额,采用信息化监测手段,加强对县域内各取水用水户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杜绝超计划、超许可用水。

强化水生态保护治理。做好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对水资源超载企业暂停新增取水许可,加快超载问题治理;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扎实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大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提高水土涵养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危害;加大水土保持执法力度,减少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

深化水资源管理改革。以“水资源税改革”为契机,重点推进水资源论证评估、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在线监控、精准计量、信息共享、多方共治”的信息化管水治水新路子。(记者 吴莎莎)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