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春走基层 >

【新春走基层】陕西白水县:蒸碗里的“幸福味”

来源:陕西农村报 作者: 时间:2022-02-17

对于老陕而言,没有什么能比蒸碗更能体现浓浓的年味了。

2月4日,农历大年初四。中午12时,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西固镇军红酒店大厅西边靠墙的4张桌子,早已被西固镇西峁村村民王紫玲预定了。

铺着红色桌布的餐桌上,一盘盘精美的凉菜和热菜相继被端上桌。热菜过后,红油油的辣酱肘子、黄灿灿的虎头肉、软糯糯的八宝甜饭等特色蒸碗也上席了,看得人垂涎欲滴。觥筹交错的热闹氛围中,王紫玲一家和亲戚边吃边聊。

“咱陕西人的春节,碗子必不可少。来来来,大家赶紧尝一下。”席间,每上一道蒸碗,王紫玲总是热情地给家人夹菜。“姑,你做的碗子好吃得很,今年咋不做了?我们可都好那一口呢。”听着侄子那略带失望的神情,王紫玲笑着回应道:“现在日子好了,姑不想受那劳累了,饭店吃多省事呀。”在一家人此起彼伏的笑声和清香袅袅的蒸碗香味中,王紫玲的思绪回到了以前。

在白水当地,蒸碗又叫“碗子”,是最具特色的年夜饭和待客菜。每年除夕将至,家家户户都会支油锅、烧柴灶,将提前准备好的红薯、五花肉等切成大小均匀的滚刀块,油锅里炸过之后再整齐地码放在碗里装笼上锅蒸。在王紫玲的记忆中,10多年前家里蒸“碗子”时所用的食材非常简单,种类也比较单一。其中,最常做的就是辣酱肘子和醪糟红薯。蒸“碗子”前需要先垫“碗子”,王紫玲以前做肘子时总是不舍得拿瘦肉块垫底,而是用红薯块、土豆块等代替。

王紫玲家是脱贫户,家里曾因丈夫生病、缺少劳力而致贫。加上要供两个孩子上大学,一年到头出得多、进得少,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这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王紫玲家承包了附近的撂荒地,栽了30多亩花椒树,丈夫身体痊愈后在搬迁小区找了份打扫卫生的差事,闲暇时王紫玲也出去打零工。有了固定收入后,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碗子”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过年才能吃到的美食。

2021年,是王紫玲家进账最多的一年。王紫玲和丈夫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过年不做“碗子”了,也不在家里待客了,到镇上的饭店去摆几桌!两口子看上了588元的套餐,里面8凉8热还有6个蒸碗,他们一下就订了4桌,一定要让亲戚们吃好!

一个小小的蒸碗,承载着时代的变迁,也见证着王紫玲家的生活变化。“梅菜扣肉来了,请慢用!”在服务员的吆喝声中,王紫玲的思绪又被拉回到现实中。桌上,6个“碗子”已经上齐,正散发着独特的香味儿。夹起一片肉放进嘴里细细品尝,王紫玲吃出了熟悉的味道,也品出了生活中的幸福喜乐。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