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春走基层 >

【新春走基层】陕西年味关键词

来源:陕西网 作者:李惠茹 王思敏 时间:2022-01-31

年味是什么?有人说,是熙熙攘攘的候车厅,南来北往的人们带着大包小包“奔驰”在回家的路上;有人说,是一张张压岁钱、一身新衣、一双新鞋,盼着念着初一早上早早到来;有人说,是街巷挂起火红的灯笼、写满如意吉祥的春联、鞭炮噼噼啪啪的声响……

大红灯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快节奏的当下,年味越来越淡,那些和春节有关的习俗,也越来越少。“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从中国传统意义上来说,春节的脚步是从腊八一过就逐渐走近了的。过年的仪式感是什么?网上也流传着新式过年五件套:做美甲、做睫毛、烫头发、搓大澡、买衣服。每一个年代,对年味都有新的定义,每个人也有对春节独特的记忆。

陕西人记忆中的“年味”是什么样的?这些关键词勾勒出陕西“年”的时代轮廓。

关键词:贫困 有趣 神秘

“小时候过年,虽然物质上很贫困,但是很有趣,大家都会全身心投入到‘过年’的过程中,特别是小孩,有期待,在忙碌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快乐。”今年58岁的李先生,1964年出生于榆林市清涧县。提及幼时的新年记忆,他这样感叹到。

小年一到,便意味着进入了“春节时间”。“从这天开始为过年做准备,每天做一样,蒸黄米馍、做豆腐、生豆芽等,到了二十七、二十八,再做油糕,买年货,为过年做准备的过程就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事了。”李先生说,那时候过年是很困难的,食物不像现在这样富足,年货基本上都得自己准备,而且过了初六以后,大人会把这些食物收起来,就很难再吃到了。

“那会虽然物质很贫乏,但大家对过年很期待、很享受、很快乐,不像现在吃的再好,也没人说有多快乐。”过年变得“容易”了起来,年味却淡了,在李先生看来,对美食的渴望,是那个年代的年味记忆。

唱戏、扭秧歌、打火堆……这些热热闹闹的习俗就像是一场场盛会,串起了那个年代对“过年”最美好的期盼,也让幼年的李先生真切地感受到年的热闹和喜庆。“我很喜欢那会,现在哪有年味?而且小时候过年是很神秘的。比如初一早晨不能扫地、水不能倒到外面、老人会给五六岁以下的小孩子做‘枣牌’,非常有仪式感。”李先生说。

关键词:秋千 期盼 快乐

王平安是西安市周至县人,作为一名70后,他的年味记忆,是关于秋千的。“小时候,每到过年,村子里就会系特别高的秋千,用麻绳和木头板儿做的,很结实,我们就会排着队打秋千。那会的秋千都是大家站在上面,自己一点点晃起来,越晃越高,很过瘾。”“悠一悠,不长秋”,打秋千不仅是丰收、幸福的象征,更是王平安关于过年最生动的记忆。

“还有,每年除夕的下午都要上坟烧纸请‘先人’,俗称把祖先请回家里过年了,晚上了要一大家子坐在族谱前一起守岁,也就是守‘先人’。早上起来,要去给自己‘门子’的长辈们磕头拜年。男孩子还会做手枪,大年初一去捡没有点燃的小炮,把这些放在手枪里。”王平安说,如果用词语形容小时候的过年,就是穷但快乐,“快乐是因为,有好吃的,能穿新衣服,能收到压岁钱,还不用干活,和平时的日子完全不一样。”

“大家说现在没有‘年味’了,我觉得是因为现在过年时的吃穿和平时一样,并不是非要等到过年才会有,过年的意义和期待就会减少很多,而且现在交通很方便,亲人之间的来往很频繁,有事没事都会聚一聚,不像以前路途太远只有等到过年了才会见一见,才会‘走亲戚’,大家把过年这件事也就看的相对淡一些。”以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见面的意义会因为过年而无限放大,而这些,也已经成了王平安内心深处的年味记忆。

关键词:“上油锅”新衣服 隆重 

80后姚女士是一位老西安人,她的年味记忆是和美食连在一起的。“炸麻叶、炸果子、炸方块肉……小时候家里一到大年三十早上就开始‘上油锅’,用一个铁锅倒很多油,炸各种食物。在西安这边俗称‘上油锅’。那会儿不像现在,食物随时可以买到,所以很多食物都要炸一遍。”

红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姚女士的记忆中,小时候对过年最期盼的事,就是收压岁钱和穿新衣服。“5块钱就很多了,那会就盼着亲戚到自己家来,因为会给压岁钱。还有特别盼三十晚上,因为一过12点就可以穿新衣服了。我们把新衣服都叠好放在床边,等着12点的鞭炮一响,就赶紧把新衣服都换上。”过年有好吃的好玩的,有新衣服可以穿,还有爷爷奶奶做的花灯,这些都是她对过年最大的期盼。

“我们那个年代自己动手做的东西比较多,买没有现在这样方便,年味很重,过年很隆重,大家辛苦一年,感觉要把自己这一年积攒的,都在过年的时候拿出来给大家看,这样就觉得自己一年的付出好像是有收获、有成就的。”隆重,也是姚女士记忆里关于过年的关键词。

关键词:贺卡 社火 热闹

“小时候总是听大人说‘娃娃盼过年,大人怕花钱’,那会一直理解不了,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吃不完的糖果,有吃到腻的大鱼大肉,为什么大人会‘怕’?等自己现在也成了养家糊口的大人了,才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说起关于春节的记忆,1993年出生于宝鸡市太白县的李银占说,过年最开心的阶段还是幼时,无忧无虑,“小时候最期盼大年初一早上,穿上新衣服,吃一碗包着‘’(硬币)的饺子,看这一年有没有好运,直到现在,我觉得过年的仪式感之一,还是要在大年初一早上,吃包着‘钱’的饺子,不包‘钱’的饺子没有灵魂。”

“小时候快过年了会买各种各样的贺卡,《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都是那会比较热播的电视剧,同学间互相送,写着‘友谊天长地久’之类的话,我妈喜欢花,给我买‘花’主题的贺卡,我说你买的这个我能送出去吗?过年收的压岁钱都买贺卡了,开学还给人家送。”如今再回想,这些贺卡和压岁钱一同构成了李银占的年味记忆。

在宝鸡地区,几乎每年春节期间都会开展社火游演活动,尤以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最为集中,这也是李银占的年味记忆之一,“特别热闹,家家户户都去街道看社火表演,人挤人,有时候还会跟着走几条街,等元宵节过完了,差不多也就要开学了,年也算过完了,感觉那会才叫过年。”

岁月匆匆,时光流转,又一年春节临近,年的脚步近了,这是平凡岁月给予人们至高无上的奖赏。年味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年俗承载着人们对和谐美满的渴望,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年,依然是让人最眷恋的味道。

(记者 李惠茹 王思敏)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