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陕博日历·汉风猎猎》正式出版首次增设专属“藏书票” 随书附赠精美收藏卡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任俊丞 时间:2025-10-13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任俊丞)10月13日,记者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了解到,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与陕西历史博物馆携手推出的《2026陕博日历:汉风猎猎》正式发行。据悉,该日历是陕历博团队打造的第九本文博日历。 此次《2026陕博日历》以“汉风猎猎”为主题,将日历12个月的子主题采用平行结构,一月的“汉承秦制”旨在“承前”,十二月的“永恒长安”意在“启后”,中间通过对汉代的思想、文化、农业、手工业、雕塑、服饰、艺术、都城、帝陵、对外交流多个方面的解读,全方位展示汉代文化的辉煌成就以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意在彰显繁荣昌盛的汉代文化,希望其影响犹如强风吹动旌旗,迅疾、有力、猎猎作响。 在内容方面,《2026陕博日历》既与《2025 陕博日历・秦业昭昭》一脉相承,又与陕历博本馆 “陕西古代文明”基本陈列中的“大汉雄风” 篇章以及陕历博秦汉馆“天下同一 —— 秦汉文明主题展”遥相呼应,共同展现大一统背景下灿烂的秦汉文明。其中,每月的月首文字是串联当月每件文物与子主题的关键,既凝练概括当月主题,也将十二个月的内容有机衔接。日历中收录的364件(组)相关文物,是项目团队从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5家文博机构及国外知名博物馆中精选而来,所有文物图片均得到收藏单位的官方授权,确保了其来源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在编写风格方面,则延续了《陕博日历》融学术性与科普性于一体的特色,兼具文化内涵与大众可读性。此次编写,同往年一样,使用中英双语编写,英文翻译工作由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文化多语种译介研究中心专业团队承担。据悉,该团队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省略、注释、重组等翻译技巧,致力于实现准确、凝练、优美、顺畅的译文效果,使英文内容不再是简单的直译,而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再创作。这种翻译理念为《陕博日历》走出国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重要支撑,使其成为连接中西方文化的有效媒介,让外国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并欣赏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在视觉呈现与装帧工艺上,日历同样倾注匠心。日历封面“汉风猎猎”四字以汉隶为基底,并创意融入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文物,如“鎏金铜蚕”“皇后之玺”等文物上的经典纹饰,进行了独特的字体艺术设计。锁线包布精装,可180度平摊阅读不掉页。内文为四色印刷,并经过专业调色师反复校色,力求精准还原文物色彩。 为迎接2026丙午马年的临近,《2026 陕博日历·汉风猎猎》首次增设专属“藏书票”,并随书附赠以汉代代表性文物为元素设计的精美收藏卡。这一系列匠心设计凝练了汉代文化艺术的精华,为日历增添了独特的鉴赏与收藏价值,也寄托了编撰团队希望将大汉风雅融入日常生活的真挚心意。 编辑:子墨 责编:林夕 终审:张建全上一篇:陕西渭南实施数字化监测,保护复壮仓颉手植柏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