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博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公布秦陵百戏俑最新研究成果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梁飞燕 时间:2022-07-21



7月20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外公布了秦陵百戏俑的最新研究成果。经研究发现,K9901出土的4号俑通体彩绘,是目前发掘百戏俑中残存彩绘最好的一件文物,并对其彩绘纹饰进行了纺织品复原工作。对K9901出土的28号陶俑进行了保护修复工作,并发现三枚连续的指纹痕迹,经专业机构研判留下指纹的工匠为青少年的可能性极大。


出土30余件陶俑 形象展示秦代斑斓的杂技世界

秦始皇帝陵 K9901陪葬坑,位于秦始皇帝陵陵园的东南部,内外城垣之间,距离秦始皇陵封土约300米左右,是一座内有东西向三条过洞、两端分别有斜坡门道大东西向“凸”字形陪葬坑,总面积约800平方米。1999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对其进行了首次抢救性试掘。2011年至2013年,为配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K9901陪葬坑展厅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 K9901 陪葬坑进行整体考古发掘。


ͼƬ2.png


两次发掘对陪葬坑进行了全面揭露,共出土陶俑30余件,确定了陪葬坑的性质、内涵及建筑结构,并对出土各类遗迹、遗物进行了科学保护。 从已修复的陶俑姿态分析,他们造型风格独特,风格、特点与秦兵马俑截然不同,从这批俑的表现形式、形象、动作等因素分析,初步判断,这些陶俑可能是象征着秦代宫廷娱乐活动的百戏俑。百戏俑的出土,为我们揭示了秦代陶俑的新类别,形象地展示出了秦代多彩斑斓的杂技世界,使我们以全新的视角认识和了解秦代宫廷娱乐文化,展示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和独特魅力。


复原了“泡钉俑”身着服饰的基本样式

K9901出土的4号俑,陶俑上半身装饰有类似明清时期皇宫大门上的那种圆形泡钉。在已发掘出土的秦代陶俑中,4号俑是保留秦代艺术信息较多的一件艺术精品。其呈站立姿势,通高1.57m(不含头),双腿分离,略呈小弓步,身体稍微向侧面扭转,左臂上举,右臂搭手于胸前,双臂残缺。陶俑通体彩绘,是目前发掘百戏俑中残存彩绘最好的一件文物。



4号俑上身着衣,布满泡钉,泡钉间饰以太阳八角纹;下身着裳,绘有大量精美纹饰。4号百戏俑残存的彩绘图案主要集中上衣、领缘、袖缘和裤子腰带等部位,主要有以下三种图案:八角星纹、几何纹饰和云气纹。上衣为黑色的八角星纹,中间黄色连珠纹 装饰。领缘、袖缘和腰带为几何纹饰,间或装饰有“草叶纹”肉眼可观察到白色、黑色、黄色和紫色。



近年来,秦陵博物院联合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展了4号百戏俑彩绘纹饰的纺织品复原工作,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和考古实物来看,秦汉时期一般织有精美纹样的面料多为丝绸,且中原地区暂未有棉,麻织物上也鲜见有织造纹样。同时考虑百戏俑表演的特殊性,分析丝绸面料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对上衣主体推测为饰有八角星纹的丝绸织锦,所以采用提花机织造方式复原;领缘、袖缘和腰带推测为几何纹样的丝绸编织物,同样采用提花机织造方式复原;裤子推测是绢地刺绣的云气纹,则使用平纹绢作为绣地,施以锁绣针法进行复原。这样才较为完整的向大家展示了4号百戏俑身着服饰的基本原貌。


“仰卧俑”修复运用跨学科技术支持

K9901出土的28号陶俑呈两膝着地,两脚收于臀下,两臂向后舒展,俑上半身基本完整,下半身残破较严重。

“我们的修复工作第一步是依据陶俑的形态制作支架,测量确定其关键支撑点,在修复现场制作和精准调节支架。先对下半身小块陶片进行拼对,再进行上半身整体的拼对。”据秦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修复专家马宇副研究员介绍,28号陶俑的粘接剂选用环氧树脂,粘接前先在断面涂刷15%的B72作为隔离层,而陶俑的补全材料则选用比例为6:4的环氧胶和砖粉的混合材料,其颜色最为接近陶俑本色。28号俑的上半身有一条贯穿至胸部下侧的裂缝,采用补全材料从内壁进行灌胶加固,在缝隙很小无法灌胶的区域则用纱布和胶在陶俑内侧对缝隙进行加固。在基本完成修复工作后,为了保证28号俑在放置时双脚等脆弱部位不起到实际支撑作用,修复人员将陶俑臀部下侧支撑点调高使双脚不受力,但又保证陶俑的整体姿态不变。终于历时九个月完成了28号百戏俑的修复工作。



由于28号俑特殊的姿态,即便在修复完成后的,也很难直接利用文物本身进行研究和展示、利用工作。为此,秦陵博物院联合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了28号俑三维扫描建模工作,利用高精度表面三维扫描和纹理拍照技术,构建了文物的表面和几何形态的高精度建模。使得研究人员和公众可以通过浏览文物的三维模型了解28号俑的姿态和文物的细节。

在对28号百戏俑表面彩绘保护过程中,研究人员在其腹部彩绘表面上发现了三枚连续的指纹痕迹。随后由专业机构的指纹学专家对三枚指纹进行了数据采集和特征标注,应用指纹学统计分析技术对三枚指纹进行系统的研判后发现,在这尊陶俑上残留指纹的工匠为青少年的可能性极大。

在今年的陕西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秦陵博物院主会场,该院邀请陕西省杂技艺术团的专业演员对28号百戏俑的动作姿态进行研究和模仿,编排了杂技节目进行表演。


ͼƬ3.png


秦陵博物院在对秦陵K9901出土4号俑、28号俑做好科技保护修复工作同时,积极联合国内科研机构和专业团体,开展文物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和活化工作。通过对秦俑彩绘的复原和现代纺织品的加工,展示了两千年前秦代精美的服饰艺术;通过对秦人指纹的分析,让公众了解到秦代工匠的身份信息;通过对百戏俑姿态的分析,编排了现代杂技节目。这些工作都使得文物的研究和利用成果更加贴近大众的生活,让两千多年前秦人生活的丰富多彩能够跨越时空,与今人相遇。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


编辑:子墨           责编:王越美           终审:赵梓希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