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用色度仪测量纸张色度 米浩/摄
五方佛和四波罗蜜 刘芝林/摄
“须仗良工苦心,以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以保书画性命……”文物修复领域本就小众,从事纸质修复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的纸质文物修复团队便是陕西省内为数不多的书画修复队伍之一。2020年8月,20年前曾遭盗窃的华池双塔寺,其2号塔第六层的一部分宋夏金时期纸质文物受损严重,它们被小心翼翼地从甘肃庆阳送到了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进行“抢救”。经过历时一年的精心修复,这些文物终于“起死回生”。
前世:珍贵的纸质文物见证沧桑历史
上世纪50年代末,双塔寺遗址发现于甘肃省华池县境内,因遗址内有两座石造像塔而得名。清末陇上文人李良栋,曾为双塔挥笔留诗:“浮图姊妹依深山,疑似仙女落九天。茫茫林海翠阁秀,清清流水照红颜。”从此“姊妹塔”的美名不胫而走。
2000年,一伙盗贼在3月至5月盗走了1号塔的十一层塔体。这次事件引起当地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双塔寺遗址调查挖掘工作自此展开……
在双塔寺遗址的考古挖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在2号塔第六层塔体内清理发现了西夏文书、吐蕃文经、丝绸包裹、佛经袈裟等文物140多件,需要修复的文物被分配到各个文物修复单位。
由于在纸质文物修复方面的出色表现,2020年8月,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的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研究中心接手了这批受损文物中的13件(修复后22件)进行文物“抢救”工作。
“除了有西夏文、藏文等佛经古籍,还有记录寺庙日常、财务等一些可作为史料研究的珍贵文献。”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修复二部主任马琳燕说。这批华池双塔的藏文苯教叙事经、佛教经文、西夏文书、造像画、曼荼罗图画等纸质文物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漫长历史,是当时兴建佛塔时由供养人放置于塔内集中供养的。
今生:赴陕求医 故纸“起死回生”
文物修复像是开盲盒。要修复的书画状态和内容如何,若不打开、不复原,便无从知晓。这批华池双塔寺文物送来的时候,用古旧纸卷严密包裹,打开后发现13件纸质文物(修复后确认实际文物数量为22件),这些文物状态很差,大多经卷、版画已经残落成片状,稍经翻动便有纸渣掉落。作为这批修复项目的负责人,田朋和团队成员共计6人制定了计划,开始着手修复。
抢救“奄奄一息”的文物绝非易事。纸质文物修复中心将修复步骤分为厚度检测、纸张酸度检测、X荧光检测分析、清除画心表面浮灰、画芯脱糨开启处回贴、清洗去污排酸、揭褙纸、拼接等16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少、不能拖,更不能错。在揭裱时要相当耐心与细心,否则稍有不慎便会对文物造成损伤,形成事故。“修复步骤会记录下来,每个文物都有自己的保护修复日志。”修复成员之一的李红老师打开文档展示——这些日志清晰记录着文物从“病入膏肓”到“康复出院”的每一步,前后状态大相径庭,任谁都很难将其与之前的“碎纸片”联系在一起。
文物修复要遵循四原则——“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因为修复师们要做的是为故纸“治病”,延续文物的生命,而非“干涉”它,抹去文物原有的历史感。要坚守修复原则,前期对文物的检测分析是相当重要的,这一环节能够在修复前全面了解文物的材料、工艺等,为之后的科学修复保护做好铺垫。“中国古代书画多用植物染料,我们也需要将植物的叶子、果实等部位熬煮成水,制成颜料,调出匹配文物原纸的颜色为其全色。”修复人员陈修老师说,“在文物的全色过程中,我们会先补底色,后补画意,使整体视觉达到协调。但文物缺失的地方,尤其是没有依据的画面、文字不会进行接笔,因为要保护文物最原始的样子。”
在文物修复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华池双塔寺的纸质文物就让修复团队碰到了“需以同时代装裱形式呈现传统审美”的挑战。“在之前的修复中还没有遇到过这种要求,团队搜集了大量的宋式装裱形式来参考,最终选择了以手卷形式装裱本批佛经文物,并在装裱材料质地、纹样、色彩搭配等方面做了一些实验才完成……”装裱是修复中重要的流程之一,明人周嘉胄道,“每见宋装名卷,皆纸边,至今不脱”,好的装裱工艺会很大地延长书画作品的保存时间。而手卷装裱,是难度较大的中国传统装裱形式之一,古今常将名人佳作、书画名迹做此款式,以示珍重。所以如何将这批送来时仅为单纸的经文装裱为手卷,修复团队经过精心考量,下了一番苦功才完成。田朋老师拿起一份做好的佛经手卷置于桌面,右边起读,左手延展,传承下来的装裱工艺舒展流畅,经书徐徐映入眼帘。
文物的修复与保护不能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各地的文物保护研究所都在不断探索,精进技术。为了平衡纸质文物后期“展览”与“保护”的两方诉求,动画专业出身的田朋老师提出并运用“数字化全色接笔虚拟修复”技术——在有对称图形作为图像依据的情况下,以数字绘画方式复原了两幅北宋版画的残缺图像,并用艺术微喷设备进行高清打印,经检测,打印件与原件在图形、色彩等外观方面上基本一致,肉眼无法区别。这样文物原件与虚拟修复打印件共同陈列时,观众不仅可以领略文物原件的历史面貌,又可以欣赏数字接笔后完整的艺术效果,实现了文物保护与美学呈现两全其美。
价值:千年前的故事待续未完
华池双塔寺的这批文物多来自民间,千年前是什么“身份”暂且成谜。如今22件纸质文物修复完毕,纸张状态、内容显示均已达到良好、完整的水平。历经千年的佛经版画终于恢复了“年轻”的面貌。
“这是揭谛神,是依据佛教经典《心经》末尾的陀罗尼密咒“揭谛咒”衍生的本土化神灵,在《西游记》《白蛇传》等明清神话文学中常有出现。但这位神祗的图像镌刻在《心经》的插图中,以我眼界所及,尚属国内孤例。”根据田朋的初步研究,《心经》卷尾版画上记载的是佛教灵验故事“白龙庙灵验记”——传说唐代大历年间,白龙庙有白蛇妖作恶,周围村庄只能献祭童男童女暂消灾祸。有一个十二岁名叫春娘的孩子被绑在庙前柱旁等待献祭,正因恐惧大哭之时,突地出现一位老者。老人见此情景,让春娘和他一起念揭谛咒,之后他便化为揭谛神降伏了白蛇妖,村庄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这说明通过灵验故事的宣导,揭谛神便有了禳灾避难、救厄扶困的功能,其最终目的是为佛教传播教义、招徕信徒服务。“另有一张《心经》,其卷尾题记中出现了‘庆州大顺城’,再往下看,部分残缺中还有‘振武’‘指挥’‘第二都节级李政’等字迹,这说明该经的刊印者是一位驻守大顺城的禁军军吏,对于宋夏战争时期大顺城的驻防及北宋军制的研究提供了一手资料。”一卷边塞军官出资施印的佛经,在北宋亡国后,又放入金人修建的佛塔中,其间发生的故事耐人寻味。
“由于这批文物真实反映宋夏金时期佛教在华池境内的兴盛与传播,表现了北方少数民族广泛引进并深入吸收包括中原佛教文化在内的先进文化,也是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得以千古流传的最好见证。因此,它不但具有文物考古价值,也有极高的史料价值。”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修复二部主任马琳燕说道。华池双塔寺发现的这批宋代文物价值尚待深入发掘,对于文物背后的故事,还需更多探索。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刘芝林
编辑:高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