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画 > 书画赏析 >

文同:胸有成竹出汉中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振峰 时间:2018-09-27


   文同(1018-1079),今四川盐亭县永泰乡文同村人,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文湖州等。上辈三代皆“儒服不仕”,是书香农家。宋皇祐元年(1049)文同考中进士第五名,遂入仕。1073-1077年,先后任兴元府(汉中市)知府、洋州(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文同赴任湖州(今属浙江)途中病卒于陈州(今河南淮阳)。文同墓志铭载:“其殁于宛丘也,梁洋之民悲思焉。”文同清廉爱民、兴利除弊、才学卓越,在汉中深得人心。 
  文同自幼勤而好学,13岁背柴到县城卖,因避官轿不及,受到鞭笞责罚,之后更加刻苦,“昼悉力家事,夕常读书达旦”,不到20岁的文同,就能文会诗善书画,成为了地方有名的文士。 
  1044年,才学官声名重一时的大臣文彦博(山西介休人,历四朝50年,久居宰相)任成都知府,文同带贽文拜谒求教。文彦博看后惊叹其才,将文同贽文传示府学,让学生们作为范文学习,还称赞文同“晴云秋月,尘埃不到”。1046年,文同在乡试中考得第一。他作《太元观题壁》言志:“三十穷男子,其如胆气成。鸿毛在乡里,骥足本乾坤。周孔为逢揖,轲雄自吐吞。平生所怀抱,应共帝王论。”此诗广传后世,成为激励青年学子的名篇。 
  知兴元府前,文同先后在四川遂宁、邛崃(三仕)、蒲江、大邑、广汉和陕西彬县、四川广汉、安岳、成都、仁寿等地任职,也数度入朝为官。文同任职地方较多,都留下了很好的政声文名。 
  从1072年闰七月任命知兴元府(次年三月到任),至1075——1077年十月知洋州,前后共五年多时间。当时的兴元府为北宋利州路治所之地,处秦、蜀、甘交通咽喉,为汉唐以来政治军事重镇,虽然文化教育发展稍慢,但丰饶富足的粮茶物产、发达的水陆交通、显赫的战略地位,“三代以来,号为巨镇”(《文同全集编年校注》),宋时兴元府经济实力超过唐代,是与开封、杭州、成都齐名的经济大都市,一直为朝廷看重。宋初,太祖第四子德芳曾封兴元尹及山南西道节度使,直接控制汉中。朝廷还规定,兴元府和利州路的官员皆要由吏部审官院铨选和任命。虽朝中有官员因蜀道难等视为畏途,如名臣、诗人梅尧臣赠别友人赴南郑作诗“苍烟古柏汉高庙,落日荒茆韩信坛”,显有古老荒凉之意,但其政治军事地位与自然人文环境高于西部一般州府。 
  从史料看,文同知兴元府和知洋州,都是他自请自荐的结果。文同上奏《谢就差知兴元府表》写“伏蒙圣慈以臣陈乞,特除授臣知兴元府,仍放朝辞者。便私之请,辄昧死以上闻:从欲之仁,遽推恩而下及。臣何为者?幸至是哉!……亟下武都之书,使纡南郑之绂,矧兹善地,实为邻乡。……但竭愚表,敢诬天鉴,臣无任感神荷圣,忭蹈欣跃,激切屏营之至。”虽然谢表是官样文章,但文同发自内心的感激显而易见。其时文同复汉州友人信札《回汉州郎中启》也表达了喜悦之情:“诏纶忽下,寻被下鸿恩。以李固解绶之乡,为阮咸出麾之地,求虽有自,得岂无缘。”后1075年文同知洋州又是“自请乞官”、毛遂自荐。在兴元任期未满时,文同就向朝廷上《奏为乞差知洋州一次状》,原因是家庭人口较多,贫困难济,“实以家贫累重,食口稍众,分减寄寓,颇难区处”。 
  我想文同自请知兴元、洋州一定是他熟虑之举,一是汉中距他老家较近;二是确实困难,“官到贫时方为清”,至今洋州纸坊办事处文同村(即筼筜谷附近)生活着文同第33代—36代孙120多人,建国后外出工作定居另有10多户人;三是文同对汉中山水秀美环境格外喜爱,如他在《中梁山寺》其三写道:“群峰南北争嵯峨,如深大壑翻众波。爱之欲把入图画,世无好手将奈何。”;四是文同虽以“中道”行世,但对变法新政并不认同,不愿入朝为官。 
  文同为官主张“上不害法,下不伤民”,每在一地,皆有善政,素有“廉吏”、“清官”的口碑。文太守在兴元、洋州任职期间,尽职恤民,造福百姓,政声尤其显赫,留下了“清贫太守”的千古美名。文同去世后,他的同乡同年好友范百禄为他作了墓志铭,称他:“公资廉方,居家不问资产,所至尤恤民事。民有不便,如己纳之阱中,必为出之而后已。” 
  文同公忠体国、志向高远,秉持“报国无忘竭节,居官勿用论功”(文同《郡斋闲咏》诗)的为官之道。他在汉中期间,办的首要之事就是兴办教育。宋时地方官学分为府学州学和县学。汉中本为山南巨镇,学风向盛,但因战乱等,宋时学风衰微,据史载,宋代兴元府进士仅有两人,洋州较多有19人(《汉中地区志》)。文同一到汉中就视察了城中学馆,见其规模狭小,房屋破旧,学生不多且年龄差次不齐。他认为舟车四通、土沃俗美的兴元府“饶财少文,未有进士”,此种情况下,兴办教育是首要之务。他上表奏请,乞赐详酌,特置学官,“先治庠序,择行艺之秀者,使掌之;风谕境内,使民遣子弟就学。暇日躬往视之,而诲导之”(范百禄《文同墓志铭》)。他安排对学馆进行修缮,使之面貌一新,又下发通知,要求百姓送子女上学。还上奏朝廷在汉中专设负责教育的官员,他亲自举荐品行好、有学问的司理参军潘行改任府学教授,认为潘“行能为之讲说经艺,教其对答大义,诱掖后进,孜孜不倦,日授月试,皆有条绪”。请求朝廷“就舆行改转使正,充本府府学教授”(《奏为乞置兴元府府学教授状》)。文同还亲自制定了劝、奖、训、励的兴学制度,还利用公余亲到府学检查情况、阅改试卷、登台讲训,鼓励学生发奋读书。由于他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汉中“饶财少文”、“素无师范”、“少有文采”的面貌很快改变,史称“于是风俗寝改,向学为多”。 
  文同在兴元、洋州任上,采取有力举措整顿治安,严厉打击剽掠抢劫盗匪,很快收到良好效果,广大群众衷心拥戴。史载,文同离洋州后任湖州前,在京受神宗接见时,还建言皇帝重视加强汉中的社会治安,认为汉中地域辽阔,又是秦蜀要道,为防凶盗抢劫等,请置尉吏于五丈原,或骆谷与华阳相援,以御绝其害。还针对百姓远道进京上访较多的情况,认为地方官吏不作为、推卸甚至压制,所致冤民废农桑、走数千里上访,违背了为民设官之意,请求对地方官积压冤案或久拖不决的,朝廷要加重处罚,使吏知恤职,民无痛苦。宋神宗对此两条建议表示同意。知兴元、洋州时,文同还分别上奏朝廷,修补加固了府、州城墙,加强了防御兵匪的功能,还增加兵丁、严密保甲,维护了社会治安秩序。 
  文同一贯淡薄名利,但非常重视民众利益,爱民护民悯民养民之心可谓浓烈!洋州辖今西乡、镇巴等地盛产茶叶,当时边患严重、军马需求量大,茶叶运到河西走廊每百斤换一匹马,即“汉中买茶熙河易马”。朝廷实行茶盐官营,有茶榷法、盐榷法。洋州榷茶很重,每年40万斤以上。茶农保证质量数量,还要在规定时间内翻山越岭背运至兴元府上交,官府低价收茶,茶农无利;还有个“拍脑袋”极不合理的规定,即洋州茶农完成任务后剩余茶叶只许卖往四川,四川本属茶区,销售无门,茶叶大量烂掉;还普遍缺盐,农户怨声载道。茶盐榷法属朝廷变法新政之重要内容,一般官吏不敢论之长短。文同一心为民,毅然上奏《论官场榷盐宜预为计度状》陈述伤农之弊,请求朝廷体恤民情,修改或停止榷法。全面审阅史料,可显见此事风险极大。好在后来朝廷政策作了调整,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文同墓志记述:“……商旅不行,官盐复不继,于是民苦食淡……臣州榷茶虽久……虽利归公上,而民不便之。……诏为驰禁,舆诵欢然。”文同志高行洁、惠及苍生,千年以来,备受人们尊敬! 
  旧时官员皆以儒学奠基,诗文书画有专多能,文同则格外突出,可谓多才多艺、文化大家,以学名世、卓尔不群。文同存世882首诗词、196篇文章,心智笔勤,不同凡响!纵观其诗文,充分体现了文同学养丰厚、眼光高远,文思泉涌、精彩潇洒。他的诗文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民生疾苦牵心挂肠。他写的《织妇怨》、《问神词》、《昝公溉》、《野老》等大量作品充分反映了他的民生情怀,从他忧旱、祈雨、村居、田舍、采桑、耕作等文字来看,完全是一位平民诗人。他把百姓苦乐祸福与自己为官职责融为一体,令人敬佩!二是汉中情缘山高水长。文同在生命后期如愿在汉中为官五年,留下诗作252首,其中兴元诗93首、洋州诗162首,几乎占他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数目内容巨赫,情感文采灿然! 
  文同生长在蜀中,相伴修竹茂林,毕生喜竹尊竹赞竹画竹,自称:“嗜竹复种复画”,在当时就享有盛名,黄庭坚称文同画竹“其笔墨之运,疑鬼神也”。陆游赞其“石室先生笔有神”,他传授画竹先要“胸有成竹”的心得作为著名成语流传千年。他的画技确实很高,开了宋代墨竹画风,成为我国画界墨竹始祖、湖州竹派领袖! 
  说到文同和他的诗画,有一位绕不过去的、与文同密不可分的大文豪——苏轼。文同长苏轼18岁,文、苏关系可谓亦亲亦师亦友,互为终身知己。他们19年的友好交往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千年佳话,汉中5年的诗文唱和往来更是文坛幸事! 
  表兄弟查无实据,但姻亲却是不假,文同的三儿子与苏辙的女儿结为夫妇。文和苏家兄弟相处一起也不算多,但相知之深、相交之密、相处之好,世所罕见!他们同为蜀人但不在一县,同朝为官但原不认识。东坡先生是我国历史上的天才文人,他和苏辙与文同的忘年之交,形成了宋代乃至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风景线。 
  苏东坡在凤翔县任职时,1060年文同途经,由苏辙介绍与苏轼相识,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从此无所不谈、相交融洽、情谊深厚,实属非同一般。心高气傲才大的苏轼对文同评价甚高甚多,用信服、尊崇、敬重之词毫不为过。他评文同:“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其诗与文,好者益寡,有好其德如好其画者乎?悲夫!”苏轼认为文同的文、诗、书、画都是其高尚道德的表现,德是根本、是精华!两人之间诗词唱和很多,你来我往,不亦乐乎!如文同写洋州景三十首,引来苏轼、苏辙、鲜于侁都以洋州为题各和诗三十首(苏轼诗后由清洋县知事、书法家石珩书写刻碑立于洋县),苏轼诗一首:“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生活简朴的文同看到此正在吃饭,即失笑喷饭满案,“失笑喷饭”遂传为成语,“清贫太守”亦成文同别称。苏轼嗜竹喜竹也画竹,他向文请教,文说:“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苏轼说:“与可之教予如此,余不能然也。”苏轼为人刚直、坦诚透亮,易受暗算。他官杭州时,文同送行诗中提醒和相劝:“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关心之深,溢于言表。文同去世苏轼悲痛不已,“气噎悒而填胸,泪疾下而淋衣。”“余闻讣之三日,夜不眠而生喟,梦相从而惊觉,满茵席之濡泪。” 
  时光流逝,一瞬千年;斯人虽去,丰碑犹存!纵观文同不平凡的一生,深感苏轼的评语中肯准确:“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