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画 > 书画名家 >

屈健:丹青为媒桃李成行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文化艺术报记者 陈慧 时间:2019-10-17

屈健 《初雪》 66cm×66cm 纸本设色

屈健 《秋江露冷》 66cm×66cm 纸本设色

屈健 《月上西楼》 38cm×45cm 纸本设色

作为西北大学117年校庆的重要活动之一,艺术学院“丹青桃李·屈健师生艺术习作汇报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韩昌黎先生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次展览作为教学成果的一次展示,集中了屈健教授及其学生所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力追“一手伸向传统”之文脉;再续“一手伸向生活”之篇章。笔情墨韵里,传不尽爱国爱校情;山水花鸟间,诉不完乐教美育心。2019年10月11日,记者一行走近“丹青桃李·屈健师生艺术习作汇报展”,在展厅我们有幸欣赏了屈健教授及其学生杨国栋、杨锋、云茜、冀蓦、刘志明、雷雅琴、蔡昌明、华忠凯、贾峰、康战强、任祚旺、王子健、屈菁、马肖肖、刘彬、杨奕、李娇娇、刘若男、岳亚茹、孙思雨、徐乾智、任呢喃、张志杰、张泽鹏、盛雅茹、赵明煜、黄潇雨、高千千、张祥诸校内校外学子30人的水墨丹青。

文化艺术报:每一届画展都是围绕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展开的,对于今年的主题“丹青桃李”,您是怎么考虑的?

屈健:此次展览和以往不同的是,它不是个人画展,而是由30位师生共同完成的师生之间的绘画展览。古人有句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将展览主题称为丹青桃李,主要是想突出师生之间互动的关系,有一种师生情在里面。

文化艺术报:您觉得当代国画艺术创作者应该怎样去传承这样的艺术构建以及该向着什么方向去发展它?又该如何去创新?

屈健:这个展览既具有探索性,又是对教学成果的汇报。它一方面需要对传统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梳理、继承、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创造性地转换,创新性地发展。从目前80多幅展览作品来看,都是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具有探索性、创新性。且同时还有学习传统的印记。

文化艺术报:您在平时教学方面会如何引导学生去创作?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屈健:关于创作,首先从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入手,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语言和题材进行创新。创新是当下热词,提的人很多,但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也不是空中楼阁。创新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对绘画形式的掌握。造型艺术都有一个基本的绘画形式语言,造型、线条、笔墨都是需要掌握的。二是对传统经典的了解,如果要想真正地站稳,走的路子正的话都离不开对传统踏实的学习。李可染曾说过:“用最大的勇气打进传统,用最大的勇气杀出传统。”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离开了传统、离开了对经典作品的了解、认识、学习的话,就把你的创新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是非常不可靠且没有基础的。第三方面就是创新离不开艺术家对生活仔细的观察,对生活的感悟。长安画派常讲:“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就是讲创新离不开生活的启悟,这份启悟中渗透着艺术家个人的学养、文化积淀、感情色彩,有了这三点才形成艺术家的个人面貌。而形成这一面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教育我的学子们能进到传统中去,能脱出传统,能脱离自己的老师,不要跟着老师作品走,对待自己的作品必须要有自己的感悟、感情、感知,最后形成自己的面貌和风格。

文化艺术报:您觉得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对国画的探索最重要的是什么?该以什么心态去学习?

屈健: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对国画来讲重要的是以虚心的态度去学习传统,这点很多学生在年龄小时不能体会,包括我年轻时也是一样,就觉得那有什么好学的,我为什么不画自己的画呢?但在几十年后发现,那些传统的东西你一个也不能少。因此,对大学期间来讲,并不是让你形成一个所谓的个人面貌,而是你对经典、传统有一个非常系统的梳理,培养出真正的传统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创新的意识。

文化艺术报:能否谈一下举办本次展览对我校艺术学院有什么影响?

屈健:这次展览学生的规模比较大,主体大多是我的硕士学生,这些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好学,非常热爱艺术,一次展出这么多研究生的作品,对艺术学院也是尝试。通过展览有助于发现教学中的得与失,发现是否将我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活动贯彻下去,有一定检示和示范作用。对于我来讲,希望每一位学生都是自己,而不是老师的复制品,我很欣慰。

文化艺术报:现在艺术市场非常活跃,您是如何引导您的学生艺术创作的价值取向?如何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平衡这个度?

屈健:艺术创作是一个精神性很强的活动,也是一个社会性很强的活动。一个艺术家能不能创造出人民群众喜欢的作品,即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取决于他的价值观。为谁而艺术是一个出发点问题,根本问题。面对市场,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既不能生活在自己的象牙之塔中,也不能做市场的奴隶。一个好的艺术品应该是精神效益、社会效益和市场兼顾的。

文化艺术报:国画除了讲究绘画技艺外,还与一个人的经历、视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张好的作品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作为学子如何能在平时练习过程中使自己的画面更厚重,更充实呢?

屈健:向传统学习,向生活学习。向传统学习就是要从经典技法及经典艺术创作中汲取营养;向生活学习就是让你的艺术保持鲜活的当下的状态,不脱离人民。创作好的作品少不了这两个状态。

文化艺术报:艺术都是相通的,那么请问您认为(国画)与其他领域有哪些相通之处呢?

屈健:国画是一个具有独特审美趣味、独特形式的艺术门类,和姊妹艺术门类关系非常大。我们知道,美术包含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各种各样的形态,从美术角度来讲,都要有造型基础,形式感及形象。国画讲求诗书画印的配合,重视与书法的关系,与文学的关系。在表现时代上,它又与历史、现实产生广泛联系。当下国画的创作甚至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联系密切,已经远远超出我们对传统艺术的理解,所以说它是一个非常包容的艺术形式。

文化艺术报:屈院长,在本次展览中有您最喜欢的作品吗?

屈健:都不满意。创作永远在路上,我觉得明天的作品可能会比今天的作品更有意义。


屈健简介 

     屈健,先后毕业于西安美院、南京艺术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美协副主席。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英才”、省“百青”艺术家、省“六个一批”人才。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当代美术创作论坛等十余次全国大展及高层论坛。获国家、部省级奖励16次,及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陕西美术奖”(理论评论最高奖)、第四届陕西文艺评论奖一等奖等奖励。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美术》《美术观察》等各类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国家艺术、教育部、中国文联、省市社科等基金项目十余项。


编辑:高思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