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校园体育“心魔”需标本兼治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胡俊 时间:2020-08-12

“担责赔偿”俨然成了“心魔”,让不少学校在开展体育运动时缩手缩脚。为了让校园体育运动“落在实处”,全社会都在积极寻求这一“心魔”的化解之法。据媒体近日报道,不久前,上海一所高中的学生在体育课上扣篮摔倒骨折。与以往学校体育课上发生的伤害事故,学校大多要承担主要责任不同,这次,学校“不担责”。 
  当然,“不担责”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学校要“尽到管理责任”。就像在这一案件中,学校体育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危险告知工作,并特别提醒过当事学生“不要扣篮”,且学校篮球场设施符合标准要求。事发后,体育老师也第一时间将受伤学生送医。另外,法院认为,受伤学生是16岁以上的高中生,“应该具备体育课上自我保护的能力”。 
  这样的案件判决,无疑是在为学校提供“法律支持”,提升其开展体育活动的信心。来自法律的“撑腰”,远不止于此。《民法典》也将“自甘风险”原则纳入其中,对文体活动中出现意外的各方责任加以界定,直击校园体育的“痛点”。所谓自甘风险原则,即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或者其进入的环境含有特定的危险因素,仍自愿参加,则发生的损害后果自负。 
  要化解校园体育“心魔”,还必须有“兜底”,如完善的保险政策。对于学校和体育老师来说,由法律来明确其责任范围,而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则需要赔偿来“兜底”,因此,有必要加快建立校园活动的风险保障机制。 
  无论是法律的“撑腰”,还是保险的“兜底”,其实都是治标之法。要解开校园体育“心魔”,治本之策还是要让学校乃至全社会对体育真正重视起来。去年,一位体育老师晒出了其“卑微”的聊天记录——体育课经常被其他科目的老师以各种理由占用,这位体育老师只能无奈、尴尬地回复“好”。体育老师“卑微”的背后是体育不受重视的现实。一些地方试图通过“加码”中考体育成绩分值来让学校和家长对体育重视起来,然而,也有专家指出,这种将体育与考核挂钩的做法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并没有太大帮助。体育,能“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怎么改变“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让体育得到应有的重视,考验着全社会的智慧,也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努力。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