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博物馆热升温,何不趁机普及文明礼仪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王珏 时间:2019-08-12

暑假期间,博物馆迎来了人流高峰,文明参观的话题也被一再提起。近日就有这么一件事,有人在广东博物馆留言本上质疑工作人员“管得好多啊”,表示:“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跑怎么了跳怎么了?碰恐龙又怎么了?”对此,广东省博物馆回应:在博物馆遵循相关的礼仪规范,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触摸传统文化,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故宫博物院、敦煌莫高窟、国家博物馆等热门博物馆吸引了大量观众,门票早早被订光。但有些不文明行为,却令人有些扫兴。

博物馆内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吃东西、不得碰展品,是文明参观的常识。一些观众认为“顾客就是上帝”,屡屡做出不文明行为。据博物馆现场管理人员反映,有观众触摸展品、随意使用闪光灯,甚至还有观众在博物馆食用自带的面条、粥。博物馆内孩子蹦跳打闹,尤其令人头疼。四川博物院发起“逛博物馆,你最不能忍的参观不文明行为是什么?”的调查中,大声喧闹、四处跑动、孩子打闹等行为,都“榜上有名”。

博物馆是展示文明、传承文化的场所,一些珍贵文物对保存环境有着很高要求,需要观众共同呵护。比如敦煌莫高窟,洞窟环境比较脆弱,闪光灯、任意触摸都会给文物带来损害,更需要观众十分注意。

人们进入博物馆接受文明熏陶,也是培养文明习惯养成的好机会。家长若趁此机会,以身作则、细心讲解,给孩子带来好的示范,不失为一次成功的言传身教。每一个观众都自觉遵守博物馆礼仪,能有效提升参观体验,更好地感受博物馆文化。

密集的人流增加了博物馆管理的难度,也考验着博物馆管理的智慧。大到博物馆藏品管理,小到对不文明行为的劝导,其实都需要博物馆管理者用心考量,提供更好的服务。博物馆也需要加强普及推广文明礼仪。此次广东博物馆的及时回应,引发了博物馆礼仪的讨论,就是一次很好的文明礼仪推广。

如何提升博物馆服务,如何向观众普及文明礼仪,博物馆可以进行更好的探讨和改进。比如针对孩子,做一些专门的展览,开设合适的博物馆教育课程,让孩子们在亲近传统文化过程中培养文明礼仪。借此有效减少观众不文明的行为,也能给观众提供更舒适的体验。(王珏)


编辑:张瑞琪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