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方言要传承,但不宜课堂上教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郑宇飞 时间:2019-09-20

如何保护方言?近日,某地宣布将制定方言传承计划,并提倡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引入方言。不过,这份在当地看来“很有价值”的建议,却收到了不少争议。

方言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一句“吃了吗?您呐!”,一声“侬好伐啦”,道不尽一时一地的风土人情,“不让乡音变乡愁”当然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方言流失、乡音难觅正成为部分地区面临的窘境,很多“95后”“00后”不会说、听不懂家乡话,也给文化传承带来了些许缺憾。眼下,各地区都在抢救方言上想点子、找对策,有的找乡音代言人,有的招募教学志愿者。尽管这些举措能否奏效尚有待观察,但至少能看得出各地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但为了强化保护,让方言走进语文课堂,在笔者看来,恐怕是选错了场合。“书同文,语同音”历来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的一大使命,就在于在诵读之间,教会孩子标准的沟通方式。而方言种类细碎繁多,“十里不同音”亦是平常,硬让语文老师讲授方言,且不说甚为“挑人”,非本地老师不能胜任,且很容易出现“各唱各的调”的尴尬。相对而言,方言走进校园,更适宜采用兴趣课程、人文课程的方式,近些年,不乏一些地方进行了尝试。比如,发掘优质的方言童谣供学生传唱,举办活动选拔方言小主持人,等等。

从根本上看,语言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有相应环境和场景。方言式微,与其说是会讲方言的人少了,不如说是方言的语境正在逐渐消失。人们什么时候会说方言?或是身在乡间,或是家人相伴,总之需要乡情的触动。然而,行走在各地宛如复刻的城市楼群中,少了那份关于家乡的独特记忆,即便会说方言的人,也很难再开口。如此看来,拯救方言不能停留在口头的“会说”上,更在于活络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坚守地方特色,保留乡土气息,才能让更多人“能说”方言、“愿说”方言。

“乡音无改,近乡情怯”,一腔一韵中寄托着对故土的深情。能留住传统的不是方言,恰恰相反,有了乡土味,方言里的乡情与乡愁才更加浓烈真实。


编辑:张瑞琪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