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 >

高宗赏赐唐僧饼,弥香西秦第一点:油酥饼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田建国 时间:2020-04-17


  大唐博相府餐饮客房预订电话-029-85563333


  承载着十三朝古都西安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灵魂和历史文化高度的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如今是西安著名的地标性古代建筑和旅游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古都西安与陕西省的象征。在1368年前的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师(民间称唐僧)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唐高宗李治允许,在慈恩寺西院,主持修建了大雁塔。 
  与大雁塔近在咫尺,颇具和谐之美的大唐博相府酒店,有一道源自唐代的“千层烙饼”,系当年唐高宗赏赐给唐僧的斋饼,后经历代厨师不断精心改进而成的陕西传统特色小吃“千层油酥饼”,简称“油酥饼”,闻着喷香扑鼻,吃起来有滋有味。一千多年来,历久不衰,一直流传至今,被誉为“西秦第一点”。 
  西安吃货都知道,在十三朝古都西安的街头巷尾,卖“油酥饼”的摊点店铺也不少,经常顾客盈门,就是排队也要买几个香气扑鼻、外酥内软的“油酥饼”解馋。顾客中,不但有众多的西安本地人和全国各地的旅游者,还有不少肤色各异的外国旅游观光者,可以说是深受中外人士喜爱的一道陕西名小吃。除了这种最通常的“油酥饼”以外,还派生出了包有馅料的“油酥饼”,比如有牛肉馅的千层牛肉酥饼,猪肉馅的千层肉酥饼等,都是金黄酥香、美味无比的美食。 
  普普通通的“油酥饼”为啥能吸引如此众多的食客,且历久不衰呢?不仅仅是由于它色泽金黄、层次鲜明、脆而不碎、油而不腻、香酥适口的原因,还因为它有一个古老而有意义的来历。据历史资料显示,“千层油酥饼”的产生与唐代高僧玄奘翻译佛经有关。唐王朝刚建立时,唐高祖李渊为了维护其统治,称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后裔,大崇道教。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也都特别尊崇佛教。唐僧,即唐玄奘法师,当年取经回长安后,便在大雁塔下的大慈恩寺里废寝忘食地翻译佛经。唐高宗李治偕群臣到大慈恩寺里礼佛、随喜时,看到了专心致志、夜以继日翻译佛经的玄奘,面目憔悴的几乎认不出来。深受感动的唐高宗回宫后,便召来宫中御厨,命他们想办法做出一种热冷吃了都无害的斋食,供奉玄奘法师。御厨领旨后,千方百计,绞尽了脑汁,终于用清油制成一种名贵的“千层烙饼”。这种京都长安城宫廷官府创制的“千层烙饼”,色泽金黄、层次鲜明,真像那叠放着的经卷,它脆而不碎,油而不腻,不论热吃冷食都香酥适口。高宗大喜,便在玄奘译经达千卷的那天,把一盒“千层烙饼”赏赐给玄奘法师,以示慰劳和表彰他的功绩。 
  玄奘法师与世长辞,举行遗体安葬仪式的那天,京城长安方圆五百里内外的百姓都赶来送葬,百余万人的手中都高擎着寓意千卷佛经的“千层烙饼”等各种斋食。此后,长安的历代厨师对“千层烙饼”,又不断地做了改进,使它在色、形、味等方面都更加出色,成为吃过一次,就想吃无数次的美食“千层油酥饼”(油酥饼),千余年来,流传至今。而今就在当年唐僧译经吃“千层烙饼”斋食的大雁塔旁的大唐博相府里,仍然让这道有着千年历史的美食,继续散发着历久弥香的芬芳。

  制作方法:
  【主料】小麦精粉。
  【配料】菜籽油、食用碱。
  【调料】花椒粉、精盐。 
  【制法】油酥饼制作技艺精细,要经过制酥、和面、制饼、煎烤四道工序。 
  1.制酥与和面时,油、面比例为一比三,将油烧熟后倒入适量面粉反复搓揉,搅拌成面絮,再加温水揉成面团,拉成长条,涂以清油,揪成一两重的小面团,在其上再抹油并逐个搓成三寸左右的长条状; 
  2.制饼时,将以上长条压扁擀薄,加进油酥和椒盐,再一手扯面,一手卷面,扯成约二寸宽,一丈二尺长薄片,边扯边卷,层叠不断,最后卷压成螺旋状小圆饼; 
  3.煎烤时,将卷好的小圆饼排在锅内,火力均匀。三分钟后,提开鏊锅上层,将圆饼淋油换位再烤,直至火色均匀,两面焦黄即可。 
  【风味特点】色泽金黄、层次鲜明、外酥内软、脆而不碎、油而不腻、香酥适口。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