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国际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通讯:智利“车厘子快线”启程 见证中国市场全球机遇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时间:2025-11-21

14b21c82d008128404397c3fa18a2148.png

这是11月18日在智利圣安东尼奥港拍摄的服务于“车厘子快线”的货轮。新华社发(豪尔赫·比列加斯摄)

新华社圣地亚哥11月20日电 通讯:智利“车厘子快线”启程 见证中国市场全球机遇

新华社记者朱雨博

当地时间18日晚,智利2025年至2026年产季首艘海运“车厘子快线”船从圣安东尼奥港驶出。这船来自南半球的“鲜货”预计23天后抵华,中国市场又将迎来新一轮车厘子季。

“车厘子是智利仅次于铜的第二大出口产品,中国占据上一产季智利车厘子出口总量的93%。”18日在圣安东尼奥港举行的首航启动仪式上,智利农业部长伊格纳西娅·费尔南德斯对记者说。

18dbfa2239565f97f527ec9651d4de7b.png

这是11月18日在智利圣安东尼奥港拍摄的港口照片。新华社发(豪尔赫·比列加斯摄)

为确保车厘子新鲜运抵中国,智利自2018年启用海运直达航线“车厘子快线”,航程从30天缩短至23天。今年,智利再度加强“车厘子快线”运营力度,共规划32个直航航次,较去年翻倍。

“智利距离中国遥远,但我们生产的车厘子却能以近乎刚采摘般的新鲜品质被中国消费者享用,这绝对堪称奇迹。”谈起明星产品车厘子,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主席伊万·马兰比奥充满自豪。

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智利车厘子作为中国市场冬季水果“顶流”之一,再度吸引众多消费者与采购商关注。

aea6aaab2e9bb8679931521414c0fc3b.png

11月18日,在智利圣安东尼奥港,工人们正在进行装卸作业。新华社发(豪尔赫·比列加斯摄)

在马兰比奥看来,参与进博会这类中国重要贸易促进活动对于智利水果业及国家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展会不仅是展示智利高质量水果的平台,更是智利同中国全面、深入交流与合作的机遇。”

“看到我们用心培育的水果能受到中国消费者喜爱,与他们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系,是一种极大的满足。”他表示,中国对外开放脚步从未停歇,助力智利巩固中国冬季水果主要供应方的地位。今年,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还与中国电商平台合作,结合冬季冰雪消费的新场景推出“智利车厘子冰雪节”,为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添一把火”。

“车厘子是智利的骄傲,在近些年已成为国家名片,也是其他智利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敲门砖’。”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车厘子委员会执行主任克劳迪娅·索莱尔说。

7bd84a6edeec2203b7c8a955121e9884.png

这是11月18日在智利圣安东尼奥港拍摄的服务于“车厘子快线”的货轮。新华社发(豪尔赫·比列加斯摄)

索莱尔表示,中国进口水果消费持续增长,车厘子是其中的代表产品。车厘子不仅在中国一线城市受青睐,在二、三线城市消费量也日益增长。为满足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协会与企业协作,根据中国不同地区消费偏好提供不同规格、包装与尺寸的产品,使车厘子在各个消费层次中都具有高度适应性。“我们的目标是让智利车厘子走进中国每座城市,让每位消费者都能品尝到。”

根据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估算,2025年至2026年产季该国将出口车厘子1.31亿箱(每箱5公斤),略高于去年出口量,其中九成以上预计将运往中国。

在中国市场需求推动下,智利车厘子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该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以及重要经济支柱。行业数据显示,车厘子产业每年为当地提供约20万个就业岗位,占智利全国水果行业就业岗位总量的三分之一。

4baa2898226c726f595a8c86eb6683f3.png

这是11月18日在智利圣安东尼奥港拍摄的服务于“车厘子快线”的货轮。新华社发(豪尔赫·比列加斯摄)

马兰比奥认为,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重塑者”,以车厘子为代表的水果贸易已成为两国建立稳固长远关系的示范产业。中国是智利水果第一大客户。

他表示,这一重要成果得益于两国多部门协作,更是中国市场高度开放的具体表现。“我们不会止步于此,希望继续改进,提供更新鲜、更美味的水果,给中国消费者带来无与伦比的体验。”

马兰比奥说,今年是智中两国建交55周年、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签署20周年,是“充满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如今,中国在智利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双边关系已从贸易合作延伸到文化层面,尤其在科技、能源转型等领域合作成果显著。这是一种真正的双赢关系,希望未来两国继续深化这种合作。”马兰比奥说。


编辑:晓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