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德庆皮影剧团走进渭南师范学院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高盼成 时间:2025-11-23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为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校园文化生活,11月21日,渭南市临渭区文化馆邀请渭南德庆皮影剧团走进渭南师范学院,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碗碗腔非遗盛宴。本次演出是国家级创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渭南市公共服务“四进零距”工程的惠民举措,为师生们搭建了近距离感受传统戏曲魅力的平台。演出在《渭南自古出圣贤》的悠扬唱腔中拉开帷幕,演员李冬香以深情演绎讴歌仓颉、司马迁等渭南“三圣”“三贤”,既展现了非遗传承的深厚底蕴,更传递了先贤悲悯苍生、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
经典剧目轮番上演,尽显碗碗腔的独特韵味。《金碗钗·借水》诠释了人们对自由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剧中桃小春四句经典唱词韵味悠长,成为全场点睛之笔;《白玉钿·游园》里,将深闺少女的情愫与书生的才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姊妹认钗》则以典雅细致的唱词,讲述了桃小春为追真爱、借钗认亲的动人情节,尽显传统故事的细腻温情。红色经典与民间传奇相映成趣,让演出更具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红色娘子军》系列选段中,演员们以铿锵有力的唱腔,再现了革命女性勇敢坚毅的英雄形象,让师生们感受到红色精神的永恒魅力;在《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里相送》的表演中,演员们将梁祝同窗三载的深情与离别时的不舍演绎得催人泪下,借景传情的桥段尽显传统戏曲的含蓄之美。
整场演出掌声不断,演员们精湛的唱功、生动的表演,让师生们沉浸式领略了碗碗腔的艺术魅力,更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更是一堂鲜活的传统文化教育课,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青春活力。 演出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拉近了年轻一代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未来,相信会有更多青年学子成为非遗文化的爱好者、传承者与传播者,让古老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编辑:佑怡 责编:一加 终审:张健全上一篇:西安市书法家协会文艺“六进”志愿服务走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陕西省分行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