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人生苦短的深度咏叹,评张正乾《七绝·咏短》

发布时间:   作者:张杰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七绝 • 咏短


文 / 张正乾

 

晨梦刚醒已夜场,

殷红窦绿品秋霜。

春华莫怪暮年晚,

眨眼安休供奉堂。

 

张杰


前不久,我读了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十八人诗歌选》中诗人张正乾的一首《七绝• 咏短》感受颇深,为什么这么说呢?一切皆由一个“短”字说起,不禁让人想到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苦短啊,不如及时行乐。在张正乾先生的这首诗中,重点突出了这个“短”字,仿佛这个“短”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给人悲戚又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受。下面一起来读读这首诗,逐字逐句分析,感受诗人对“短”的咏叹。

首先来看第一句“晨梦刚醒已夜场”,这是何其之短啊,早上睁眼即到夜晚,时间像是被无限压缩,诗人夸张的描述,有一种人生如梦的错觉,根本来不及停留,时间匆匆,转瞬即逝。这种瞬间转换的超感官知觉,给人心理极大的冲击,人生仿佛被某种超能力所控制着,不由自主,这是诗人心理感受上的“短”。

接着第二句“殷红窦绿品秋霜”,更是对光阴短暂的写实性描述,从初春的殷红窦绿一下子就品尝起秋霜。刚刚还在欣赏殷红的花朵,品味青绿的豆子,时间转眼,稍纵即逝,就到了秋霜满地的境地。这又是诗人在提醒读者,要珍视眼前有美好,时光一去不返,不要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那时就追悔莫及了。这是诗人在感叹美好事物的易逝和难以挽留,所以,不要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再来看第三句“春华莫怪暮年晚”,诗人似在告诫人们,年轻的时候不要怪暮年来得太晚,年华老去是不知不觉的,时间的流逝是非常之快的,就像朱自清在散文《匆匆》里对日子的描述那样:“逃去如飞”“一去不复返”。同样的,年幼的时候嫌时间过得慢,总盼着长大,等到年老时,又觉得日子嗖的一下就没有了。从更深层的意思来说,年轻人应该珍惜的是当下,尽可能的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就不会出现诗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情形。作为年轻人,要有理想有抱负,而不应该把关注点放在不重要的地方,因为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当你感叹时间缓慢时,时间已然流逝了。诗人仿佛以自身的经历,现身说法,光阴是短暂的,不要觉得时间过得慢! 

最后看第四句“眨眼安休供奉堂”,这句诗可以看作是对第三句的解释,年少时不要总怪时间过得太慢,因为一眨眼的功夫,人就会身在供奉堂里。诗人再次极尽夸张的修辞,也只是想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道理:珍惜时间,光阴易逝,人生苦短。诗人最后利用死亡这个人生终极哲理命题,再一次衬托标题里的一个“短”字。人生在世,之如白驹过隙,眨眼之间,气象万千。

诗的正文没有提到一个“短”字,但对时光短暂的描写句句不离“短”。这充分说明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和倍感珍惜。如其说诗人咏的是“短”,不如说咏的是珍惜,这才是诗歌真正要表达的主旨意涵。

整首诗没有晦涩难懂的部分,通过对日常、时令、生死深入浅出地论述,极力夸张的修辞之下,道理也随之显现在脑海中,对年轻读者来说,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同时,诗歌押“ang”韵,令诗的节奏恢弘有力,声韵铿锵,余味悠长,更加坚定了诗人所阐释的内涵。诗歌读起来也朗朗上口,令人有愉悦之感,不失为一首佳作。


编辑:西亮           责编:王越美           终审:张建全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