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后院的宝藏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在那个流传很久的故事里,去远方寻找财富的人,最后发现宝藏就埋在自家后院里。很多时候,我们都和故事里的那个人一样,身在宝山而不自知。对于西安这座城市来说,那些遗落在市井里的传统文化,就像是深埋在自家后院的宝藏。要让这些宝藏重见天日,就要独具慧眼,进行深挖。

然而如何让人们从身边寻常可见的事物中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何让传统文化像故事那样轻松有趣,如何让传统文化像网络文学一样进行广泛传播?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出版人深思的问题。

当出版者与写作者的思考不谋而合,《寻迹长安》这本书便诞生了。长安三万里,现代人日日行走其中的市井巷陌,移步触目间,处处散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作者就从身边最常见的地名入手,将那些深藏背后的传统文化以巧妙的方式展现给读者。


image003.png

你知道在西安城里,

哪里能聆听到中国古代交响乐?

哪里能查收来自唐朝的快递?

哪里能看见指尖上的竹木宇宙?哪里能穿越到大型文化凡尔赛现场?

这本书带你一起去西安的街头巷尾寻找答案……


比如《报恩寺街:国家宝藏背后的皇室悲歌》这一篇章,将报恩寺的历史渊源娓娓道来后,行文由大唐皇室悲歌的故事出人意表地一转,来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一件国宝——《阙楼仪仗图》墓室壁画,再由壁画介绍了久被世人遗忘的古老画种——界画。很多读者表示在读《寻迹长安》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广阔深邃,原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小事,都可以成为美学、成为文化。

本书看似是简单的地名之解,实则涉猎广博,历史、建筑、美学、人文、艺术……犹如万花筒包罗万象。而作者则做了很好的拿捏,于小处着眼,大处着笔,细微处着色,像古画中的皴染笔法,层次丰富、立体形象地勾勒出古城长安厚重的文化底蕴。

《寻迹长安》勾连起长安城的前世与今生,古典与现代、雅与俗、感性与理性,在字里行间完美交融。全书笔调轻盈又不失庄重,温情又不失节制,叙述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随着书页的展开,读者仿佛在时空隧道中漫游。

沉浸式古代场景的呈现、优美的古诗词以及富有古典美感的语言,为读者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古意氛围。然而这古雅之中又弥漫着浓郁的现代气息。“交响乐”“穿越”“快递”“内卷”“凡尔赛”……这些现代网络用语的出现,在书中不仅毫无违和,还令读者产生古今同一的奇妙感觉。尤其是年轻读者,会在这本书中惊喜地发现符合自己阅读审美的语境,在兴趣盎然中领略古长安之美,领略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之美,进而沉思默想,久久回味。

愿更多的人都能爱上传统文化,将投向远方的目光向回收,将向外求的心变为向内求,在自己身上、在自家后院里挖掘出更多能自洽、自足的宝藏。


编辑:张建全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