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是一种通过声音效果、配乐和演员的声音表演来叙述故事的艺术形式。在现代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娱乐形式的需求日增,广播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消除作家与读者的阅读间离,使观众更为切身地投入到绘声绘色的演出中,通过耳闻目见了然作品呈现的非凡意义。目前,以厦门作家刘岸历时十三载,呕心沥血而成的巨著《子归城·古城驿》为剧本改编而成的广播剧,已在河北、山东、甘肃等地方广播台播出,该剧较为饱满地还原了故事的面目,再现了纷繁众多的人物群像,由静态向活态转变,较好地实现了思想性、文学性与艺术性的整合与统一。
《子归城》创作的丝路渊源
在评述《古城驿》改编剧之前,应对刘岸创作这部小说的渊源进行大致的梳理。《子归城》的创作与刘岸多次重走丝路的经历密切相关。他曾参与《奠基西部》《追寻长河》等央视纪录片的拍摄,在丝绸之路上来回奔波、采访,行走上万公里,甚至数次经历龙卷风、沙暴等自然灾害,但这并未让刘岸退缩,他仍以坚实的脚步去踏足罗布泊、楼兰古城、米兰古城、精绝国、高昌国等历史遗迹,探寻这些遗迹所蕴含的人文气息。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看,这种跨越不同地域的空间感与文学意识的结合,使刘岸产生了要写一部有关丝路的长篇小说的念头。
2006年,刘岸完成了8万余字的中篇小说《湮》,2007年作为重点人才引进至厦门工作,担任《厦门文学》杂志主编。厦门的市井烟火与咸湿海风,使刘岸更为切身地感受到了这座海滨城市的湿润气息。不仅如此,他还一次次地沿着海丝路线探寻名胜古迹,从泉州的伊斯兰教圣地清净寺,到晋江陈埭镇阿拉伯人后裔居住地,再到德化白瓷生产基地,这些非凡的经历使刘岸深刻地感受到了海洋文化与先前边疆文化不同的风土涵养与人文内蕴。
“过去是一个异邦,人们在那里的行为方式全然不同。”如果过去的记忆无法或是因某种缘由而没有被书写,那么先前的一切体验与经历也都将沦为泡影,但只叙述对于过去的记忆,又不免踏入单纯的抒情境域。对于过去历史的叙述,终将是要和当下的切身体验放置在同一环境下,使双方能够成为互相依照的存在。正由于此,刘岸在重写《湮》的过程中加入“海丝”的叙述线,将“陆丝”与“海丝”双线并置,共同营构起整个有关“一带一路”纷繁历史往事的文化想象。
人物图谱的现实演绎
《古城驿》的剧本改编,成功之处首先在于通过最为生动、灵活的方式对纷纭复杂的人物以荧幕式的呈现。毋庸赘言,人物的纷繁登场绘成《子归城》创作的鲜明底色。刘天亮、驼二爷、雅霍甫、铁老鼠,包括后面的诸葛白、马麟、杨干头,刘岸笔下的人物安排有着各自的身份标签与性格样貌,构成了庞大史诗中的人物群像。在接受采访时,刘岸将所创设的人物形象分为三类:一类是家族中的人物;一类是依据生活经历而复现的人物;还有一类是历史上的人物。这些人物出离了典型意义上的“平面人物”特征,而获得了“圆形人物”那般丰沛、充盈、饱满的性格底色。
但如何将这些性格各异的人物以真实的面目现身于观众面前,并非易事。剧本的编排、情节的把控、语言的改写、人物的选取,无一不是为舞台剧的演出而服务。改编剧的好处在于,人物的肢体动作与绘声绘色的语言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契合情节的演绎,而且除主要人物外,还通过群演等对人物的身份背景及性格特征进行额外的补充说明,从冰冷的、静态的文字转向热情的、动态的演出;其难处在于,演员对剧中情节的理解及对出演人物性格的捕捉,以及对剧本安排的出场时间的拿捏与把控。
从这些方面看,对《古城驿》的改编是比较成功的。如主人公刘天亮,从一开始登场的“流浪汉”形象,经由演员的演绎,不断演变成具有一定责任担当的酒行老板,并多次彰显隐匿于内心深处的英雄情怀;还有云儿、独眼龙、驼二爷、红胡子、铁老鼠等人,通过舞台剧的演绎重获鲜活的艺术生命。关键在于,文本出自生活,小说中人物的活动场域实际上与现今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与相似性,演出者必须在深入生活的同时深入小说内部的活动空间,与小说人物同进退,感知他们对生活的一切体认,并经过剧本的提炼和集中,较为真实、饱满地还原了作品中的人物角色,实属不易。
叙事结构的真实转换
基于人物的出演,改编《古城驿》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如何将小说的元叙事手法及不同场景间的快速切换表现出来。因为从时间向度来看,《子归城》洋洋洒洒四部横跨了百年时光,而从空间角度来说,《子归城》勾连起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时空的连接在小说内部实现已然不易,而要放置到舞台上进行多集数、多章节的分段呈现则更为困难。
欣慰的是,场景、具体地点、时间、出场人物、配乐的选取与确认,以及群演、旁白的加入,将小说中的元叙事手法通过多角度的场景变换展示出来,克服了由时空变换带来的转场困难,填补了虚拟与真实交替产生的间离差异。因为刘岸在小说中采用的元叙事手法并非一般先锋小说意义上的元叙事,而是融合了历史叙事与行动叙事,主线部分叙事子归城里发生的历史往事,副线则以在厦门的真实生活经历为叙述主题,并以人物谱系的追溯与古籍典志的援引对主线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补充与填补,将历史与现实、时间与空间、真实与虚幻间的龃龉借助小说的文本空间有效弥合。
而改编剧则是借助具体场景的布置,镜头的快速聚焦与切换,以及广播、音响等设备,将小说中的场景设置、物件摆放、声音(如海浪拍岸、哥萨克骑兵操练等)以能够现实还原的可能,让观众身临其境,直接在舞台的观影中了然具体的场景布置及情节演绎,更为清楚地知悉刘岸苦心经营的叙事策略与内容安排。从一定意义上说,《古城驿》剧本的改编,既体现了对史料文献引介的丰富翔实,又体现了对场景、情节甚至声色方面的安排与融汇,将小说描述的“一带一路”的时空跨度的丰富性和历史厚重感进行了较为真实地情景再现。
讲好“一带一路”故事
当然,对《子归城》的改编仍然保持了对丝路精神的传承与赓续。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年,也是“一带一路”年度汉字活动举办至今的第八个年头。2016年,第一届“一带一路”汉字活动评选出的年度汉字,就是“和”字。“和”字寓意“一带一路”致力于促进沿途国家、地区交流融合,是和平之路、和谐之路。2022“一带一路”年度汉字——“通”,取通达、无障碍,引申为到达目的地、互相连接无阻断之意,寓意“一带一路”倡议重在落实“五通”,旨在推动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
“和”“通”二字,不仅代表了“一带一路”年度汉字,也贯穿于《子归城》创作的始终,更弥散在对该小说的剧本改编中。在第一部第一集中,由剧中的“作家”就在面对记者的访问时说道:“有了后人的传承和延续,子归城也没有真正的消失。其实在千百年的岁月中,我们的文明不断地经历了繁荣、碰撞、伤痛和创新,但最终都走向了理解、包容和共生。”包括剧情演绎出的争执、械斗,及群演口中传开的红胡子“雅霍甫”多行不义最终身死的下场,都意在让观众明白,丝路之所以在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在今天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在于争斗与碰撞,而在于对话与交流。
目前,对《古城驿》的改编以30集广播剧连续播送,已经在河北、山东、甘肃等地方广播台播出。从一定意义上看,这不仅是在地域层面上讲好中国故事、彰显福建文化的艺术价值与特色,更在于通过荧幕化的具体呈现,将静态的书面作品搬到舞台上,让更多的观众耳濡目染小说内部所包孕的家国情怀与丝路精神,了然丝路建设一百年来的辛苦历程,以此展望“一带一路”更为美好、光明的前景。
作者简介
郑亮,集美大学教授,文学博士;陈俊桦,集美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