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促进陕西秦腔艺术健康发展,11月28日上午,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陕西省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3陕西秦腔艺术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
论坛开幕式上,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派张永贵同志到会作了指导性发言,对召开本次论坛的重要意义,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做了说明。希望各位参会专家能够站位高,定位准,为陕西秦腔艺术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取得丰硕成果,推动秦腔艺术走出陕西。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总监边肖代表院长李梅作了“以人才建设引领戏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体现着对人才工作的殷殷期望。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增强文化自信,强化人才引领,坚持创新驱动,才能开辟事业新局面。”陕西省艺术研究院领导代表省艺术研究院对各位专家表示最诚挚的欢迎,认为本次论坛旨在为各位专家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希望各位专家共同探讨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思考。
本次论坛层级高、范围广,既有来自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音乐学院等学府的知名学者,也有来自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易俗社等重量级秦腔院团的一线专家,还有来自《当代戏剧》等专业戏剧刊物的资深媒体人。大家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以不同的理论层面回顾、总结秦腔的辉煌历史,梳理、探索秦腔的现状与未来。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雒社阳从李渔的《蓝鱼记传奇》到《李十三》的《万福莲》,再到黄俊耀等的《女巡按》,直到田汉的《谢瑶环》,深入探讨了秦腔传统戏的改编问题;西安音乐学院教授仵埂以丑角行当的变革为基点,对秦腔丑角艺术的现代化转化,提出了许多别开生面的新见解;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剑力从秦腔发展的现状、流派萌芽状态分析,对如何做好秦腔流派传承发展,实现数字时代下秦腔的浴火重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西安易俗社创作中心主任、一级导演陈强结合新时代秦腔传承问题、创作问题、发展问题,探讨了以传承为重要手段,拓宽戏曲传播的路径。
在就会议主题进行研讨之外,与会专家学者还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相关话题。例如西北大学教授杨立川提出网络时代戏曲传播的问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研究员杨云峰提出戏曲文学创作需要有思想文化的精神制高点的问题……通过一系列问题的碰撞,观点的交锋,本次论坛围绕新时代陕西秦腔艺术发展及人才队伍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收到了大量真知灼见。
本次论坛采取“开放式”举办,会议现场设有旁听席,邀请省内高校、艺术研究机构相关专业人员列席旁听,论坛结束后相关文字视频将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发布。据悉,论坛组织方陕西省艺术研究院还将对所有参会论文成果进行整理,并以专刊形式在其刊物《陕西艺术界》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