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韩城司马迁祠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3年8月,司马迁祠景区具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资格,正式吹响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冲锋号。
做足准备 获得资格
韩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司马迁祠景区更是得天独厚。东临黄河,西枕梁山,南接韩原,北绕芝水,是一个集朝圣祭拜、历史熏陶、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近年来,韩城市深耕旅游业,因为韩城市委、市政府深信,韩城旅游要想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仅仅依靠先天的生态资源和文化历史资源是不够的,必须在旅游体系的维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创建伊始,韩城市就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创建工作涉及的全市40余家单位。领导小组分为办公室、资料编制申报、项目审批、项目建设、外宣及群众思想、经营秩序整治、生态建设保护、后勤保障、督促检查等9个工作组,初步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同时,市委、市政府积极与上对接,多次赴省、渭向上级领导汇报创建工作情况,上级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并对创建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市委主要领导先后三次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了初步方案汇报会,并在政府常务会、市政府全体会上多次安排强调创建工作。在细化完善创建工作方案、实施方案的同时,依法依规推进各项创建前期工作。
凝聚合力 全力创建
司马迁祠景区创建国家 5A级景区是提升韩城市旅游影响力,树立“文史圣域·风追司马”旅游品牌,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最大化发展的战略需要,更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实现“文旅业增面子”的“一号工程”。全市上下要全力以赴,积极作为,奋力打赢本次司马迁祠景区5A创建的攻坚战。
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时间紧迫。计划从今年8月起,明年12月完成创建工作。全市各责任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宣传动员,坚决服从统一安排,配优配强创建工作力量,主动投入创建工作;通过多种新闻宣传、走访座谈等形式,不断增强全市各界群众对创建工作的认同和支持,带动引导广大群众支持和参与创建工作,营造全民创建的浓厚氛围。
同时,韩城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高质量收集整理涵盖交通、规划、资源与环境保护、景区景观、生态、文物保护等各方面创建资料。要以2024年6月底为时间节点,全面完成创建5A级景区的软硬件建设任务。主要涉及土地征用、加快耕牧园等项目的审批实施,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序推进、逐步完善景区旅游交通、环境卫生、旅游安全、综合管理、旅游购物、服务培训、特色开发、标识标牌更新等创建任务。各相关单位要发扬工匠精神,严字当头,细处着手,加强沟通对接,及时发现纠正不符合国家创建标准的各类问题,形成整改台账,按照专家意见,逐项整改销号,确保有计划、有步骤,按期高质量完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各项创建任务。
共创共享 擦亮品牌
近年来,韩城市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将旅游开发与丰富的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传播文化。
创建,永远在路上。全市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切实推动司马迁祠景区创 5A的各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倒排时间节点,查找工作短板,上下一心,迅速在全市掀起创建工作的热潮。
在工作中,要紧扣创建工作标准,逐步完善景区旅游交通、环境卫生、旅游安全、旅游购物、综合管理、旅游培训、景区特色开发、标识标牌等,加快实施耕牧园建设项目,依照创建工作标准有序推进创建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国家创建标准的各类情况,形成整改台账,按照专家意见,逐项整改销号,务必完成国家级旅游景区要求的“规定动作”,确保创建工作沿着科学、有效的方向进行,避免做无用的“自选动作”。要将司马迁祠景区创建国家 5A 级景区工作作为当前重要的中心工作来抓,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工作,推动文化、旅游、文物项目包装,积极向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争取相关资金,逐步优化和改善司马迁祠景区旅游服务环境。在司马迁祠景区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并积极做好相关活动宣传,吸引更多游客来司马迁祠景区旅游。进一步宣传和推广《我在韩城讲史记》“理悦龙门”等品牌文化活动,让“史记”文化影响力得到充分发挥,为司马迁祠景区创5A工作营造良好氛围。要根据创建工作部署,抓好牵头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沟通协调,主动做好对接。坚持咬定目标不放松、锲而不舍抓落实,针对创建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政策处理,优化监管措施,推动创建任务破题开局、落地见效。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打造“素质强、业务精、能管理、会服务”的文旅新军,为司马迁祠景区创建国家 5A级景区注入强大力量。
追梦的路上,每一帧拼搏的画面都是动人的记忆。以创建5A为契机,韩城市正迈着铿锵的步伐,将史记文脉的涓涓细流融入创新发展的历史洪流中,致力于成为更让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容纳更多人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