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少年桑吉》映后交流活动现场 刘青/摄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青)7月5日,电影《少年桑吉》映后交流暨新西部电影的创作表达分享会在西影大厦星光厅举行,本片导演张国栋,著名编剧、导演芦苇,国家一级美术师曹久平,造型设计佟华苗,编剧王天兵等嘉宾悉数到场与现场观众交流互动。
本片改编自著名作家阿来的儿童文学《三只虫草》,讲述了少年桑吉为了拥有一套心心念念的《百科全书》,逃学去挖虫草,他珍藏了三只虫草,希望能够用这三只虫草买到那套《百科全书》,而在此时,他遇到了前来收虫草的调研员,调研员承诺桑吉送他书,这之中却产生了误会,桑吉因为这个误会,也踏上了一场成长之旅,种种经历之后,桑吉也找到了生活中的“百科全书”。
电影《少年桑吉》映后交流活动现场 刘青/摄
在藏区生活多年的导演张国栋通过少年桑吉的视角,以挖虫草作为切入点,为我们呈现出他眼中的西藏以及所发生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少年桑吉》虽然是一部儿童片,但同样适合每个成年人去观看。整部影片集结了亲情、梦想、自然等元素,以少年桑吉的视角真实的刻画了人生的成长经历,表达了对待热爱与向往要奋力追逐与坚韧向前,同时也告诉观众:人生不平坦,若结果不能如愿,只要你努力过,过程也会给予馈赠。
在映后交流环节,导演张国栋、监制芦苇、监制曹久平分别从不同角度,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影片《少年桑吉》的解读。
观众与主创交流 刘青/摄
谈及本作的创作初衷,张国栋导演提到了自己的童年——和片中“桑吉”差不多的年纪,自己会去捡“金蝉”,就像挖虫草一样,虽然目的不同,但同样的经历让他深有感触。出于这个原因,在接触到《三只虫草》的故事后便产生了将其搬上大银幕的冲动,虽然一路走来遇到了诸多困难,但在好友、资方等多方帮助下,终究完成了这部作品。此外,导演张国栋在现场还阐述了自己对“藏地电影”情有独钟的原因:因工作和学习的缘故,自己曾在藏地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并由衷地爱上了这片土地与这里的人民,实际上去除掉民族、场地滤镜后,呈现到面前的依旧是属于“人”的故事,而正是在被藏地的人和故事打动的基础上,才产生了“拍藏地电影”的冲动和想法。
作为导演张国栋的处女作,本片虽然存在些许新人导演的瑕疵,但芦苇老师还是给予了很高评价。他提到,促使他来参与这部片子的主要原因,就是“桑吉”的故事打动了自己,虽然是一个简单的、直白的故事,却能感受到影片想要传达给人的真挚感情和强烈感染力。此外,芦苇老师还提到,导演在拍摄中大量使用了素人演员,藏地人民的本色出演强化了镜头的纪实性和真实感,极大地提高了全片的质感。
现场观众 刘青/摄
监制曹久平表示,《少年桑吉》作为一部小成本民族故事片,其美术风格也具有独到的理解。在整体氛围塑造上,导演并没有刻意显露藏地的神秘感、秘境感,而是十分自然、平和地塑造出现代化社会冲击下的藏地百姓日常生活,这让全片的氛围十分自然,虽然手法上少了一些处理,但愈发凸显了电影想要传达给人的冲动与真挚。
据悉,该片曾入围第26届明斯克国际电影节青少年竞赛单元,也是七部竞赛影片中唯一一部入选的亚洲电影,此外,这部影片也曾先后获得国内外大奖。目前,《少年桑吉》已定档7月8日全国公映,欢迎大家走进影院,一同在离蓝天最近的地方埋下梦的种子,一同感受人性的清澈与丰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