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青)8月13日至14日,西安话剧院“天下长安”系列原创话剧《长安号的笛声》在新城剧场精彩上演。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该剧以中欧班列“长安号”发展历程为时代背景,将镜头对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平凡小人物,通过细腻刻画他们的命运起伏与成长蜕变,折射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壮阔图景。
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10多年来,从中国倡议到国际实践,从谋篇布局到精耕细作,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长安号的笛声》便以此为脉络,延续“长安”作为世界古都的历史荣光,书写其新时代联通世界的使命担当。
剧中刻画了一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岗位的鲜活角色——既有坚守一线的铁路工程师,也有敢闯敢试的跨境电商创业者,还有搭建中外贸易桥梁的中亚贸易商,以及保障“长安号”运行的内燃机车班组、检修班组、龙门吊班组等。这些角色性格各异,并非空洞的符号:他们有家庭牵挂、职业理想与生活困境,在面对技术挑战时的迎难而上、在处理跨国运输突发状况时的临危不乱,在面对新筑面馆因时代搬迁的坚守与创新。通过他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命运流转与精神成长,既折射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壮阔图景,也展现了中华文化与当代世界多元价值观的交流互鉴。
在舞台呈现上,该剧紧扣西安浐灞国际港的工作特性,以创新设计打造沉浸式体验。旋转工作架与流动场景交替切换,精准还原“长安号”持续运输、不停前行的节奏;创作团队更巧妙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通过立体舞美、多表演区域在音乐的协调配合下,把台词中的理性分析转化为直观的布景与人物场面调度,直击观众内心,形成情感共鸣。此外,灵活流动的舞台设计、多重空间的交错重叠,让作品兼具音乐性与现代感:换景过程本身成为舞台语汇,直观呈现西安国际港的繁忙与发展活力;在中德双方谈判场景中,舞台布景的移动更将两国文化理念的交锋可视化,增强剧情张力与观众代入感。
主创团队表示,贯穿全剧的“笛声”,既是火车出发的号角,也是连接故乡与远方、个人与世界的情感纽带。剧中的劳动者们如同“螺丝钉”与“小齿轮”,看似平凡的工作却是“长安号”万里征途安全高效的基础。正是这一个个坚守岗位的个体,汇聚成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微小却强劲的动力源 —— 他们的“转动”既服务于国家战略,也承载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职业价值的认同,印证了个体梦想可在国家发展的宏大平台上实现升华。
据悉,该剧还将持续演出至8月19日,每日14:30与19:30在新城剧场与观众见面。欢迎观众走进剧场,聆听来自西安、驶向全球的“时代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