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在历史的长河中,悠久灿烂的黄河文明赋予了渭南厚重的文化底蕴,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让渭南非遗绽放出独特魅力。渭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全省9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渭南就拥有17项,位居全省首位。
近日,渭南多地学校通过丰富的活动,拉近青少年与传统民俗文化的距离,让青少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限魅力,充分发挥青少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承中的积极作用,让非遗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
华州区:皮影戏进校园 传承非遗文化魅力
近日,皮影戏市级非遗传承人姜建合走进华州区职教中心,开展非遗皮影戏进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间传统技艺的魅力,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学生们在观看台前台后皮影戏操作的同时,对皮影戏的历史文化传承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产生浓厚兴趣,大家跃跃欲试,在皮影戏市级非遗传承人姜建合老师的指导下舞动着皮影,只见灵巧的双手操纵着竹棒,皮影人物在他们手中上下翻转,来回跳跃,栩栩如生。
学生们跟着老师学习皮影表演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传统文化进校园,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文化共享平台,皮影戏的历史渊源也让学生了解到文化遗产的来龙去脉,皮影戏的表现形态更是让学生们领略到丰富的文化景观及独特的艺术价值。
大荔县:非遗文化走进校园 小小戏迷传承“秦声秦韵”
近年来,大荔县积极探索非遗进校园的方式和措施,让学生们通过实践与创新,了解非遗文化。在大荔县实验小学,学校戏曲社团就邀请大荔县剧团的老师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同州梆子非遗体验课,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生们体验同州梆子非遗课
活动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州梆子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何满堂与学生们亲切交流互动,并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为学生讲授同州梆子戏曲文化的渊源。在讲授的过程中,大荔县剧团的老师们还身穿戏曲服为大家演出经典曲目,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同州梆子的独特魅力。
“在戏曲课堂中,我学到了唱、念、坐、打等基本功,这学期我还学到了一出新戏《花木兰》,这出戏让我感受到了花木兰的英姿飒爽,我以后也要好好学习,像花木兰一样报效祖国。”大荔县实验小学戏曲社团学员李依珂说。
“我喜欢戏曲,因为它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在课堂上,我还学到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让我在舞台上也更加自信了。”大荔县实验小学戏曲社团学员张梦洋说。
学生们跟着老师学习戏曲动作要领
课后,戏曲社团的小学员们还与大荔县剧团的老师们同台演出,精彩的表演引来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演出结束后,大家热情高涨,就“非遗是什么”还展开了热烈讨论。
学生们身穿戏服认真学习
据了解,大荔县实验小学戏曲社团成立已有7年,现有学员40余名。社团结合地域特点和学校实际,开设以秦腔、同州梆子、碗碗腔、眉户为主的戏曲课程,努力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发展的舞台。近年来,大荔县剧团始终坚持文化惠民宗旨,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奏响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强音。
“通过一些优秀的戏曲精彩片段,让学生们感受同州大地文化底蕴的深厚,我们以后还要多进行这样的工作,特别是进行院团的合作、校企的合作,真真正正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州梆子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何满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