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见习记者 张颖)4月11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3年重点项目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渭南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宏德介绍有关情况,渭南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科长张红红主持发布会。
李宏德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的重要一年,渭南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导向,紧盯中省市战略部署,着力推动高速公路扩容增量、干线公路提档升级、农村公路连线成网,力争交通投资完成56亿元,为加快构建“三极多中心、全域高质量”综合立体联动新格局,奋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当好开路先锋。
今年以来,渭南市交通运输局先后召开交通运输系统务虚工作会、交通运输工作会和“三个年”活动动员大会,以该局党组提出的“三三四四”工作法为指引,谋篇布局,激发干劲,高质量谋划目标任务。研究制定《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行动方案》,提出3方面12项重点任务,建立重点项目领导包联包抓工作机制和“月督导、季考核、半年比、年终评”的高质量前期项目考核评价机制,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项目梯次推进格局。全面对标2023年渭南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及中省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重点任务,梳理形成3方面79项任务分解台账,夯实责任,清单督办,压茬推进,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十四五”中期规划评估,按照“总量控制、有进有出,认真梳理、深化论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梯次储备、持续接力,争取更多高质量项目进入省级规划盘子,推动项目在“十四五”期实施。对标交通强国建设、西安都市圈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沿黄公路高质量发展等战略规划,紧盯中省政策导向,加快推动8个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推动落地实施,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
同时,紧盯元旦、春节、“两会”等重点时段及寒潮大风、降雨降雪等恶劣天气,组织2次安全专项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分派三个督查组开展交通项目复工复产及安全生产管理督导检查,推动项目尽早复工、安全复产,确保开好局、起好步。截至3月底,渭南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3亿元,超额完成计划5亿元投资任务,占年度计划的9.2%。
除此之外,渭南市交通运输局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推进示范创建尽早实现全域达标。在7个省级示范县的基础上,联合渭南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推荐澄城县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完成了10个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市级示范镇的实地验收,组织开展2023年度市级示范镇申报创建工作。持续推动“三路”建设活动走深走实,联合渭南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委文明办、市乡村振兴局印发《渭南市农村公路“产业、文化、生态”三路建设实施方案》,加快乡村产业、文化、生态多元融合发展;联合渭南市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印发《渭南市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推进方案》,加快构建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基础网络,为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李宏德说,下一步,渭南市交通运输局将立足高质量项目建设,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实行“领导包抓、重点督办、全程服务”机制,落实“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制度,筹备召开全市交通项目推进会,积极协调解决土地、资金等制约问题。同时,督促各在建项目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加强调度,统筹推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确保上半年完成20亿元投资任务。紧盯3个通车、4个新开、11个续建项目年度建设投资目标,组织开展“晒比拼超”“大干180天、推动完工项目攻坚收尾”等各类劳动竞赛活动,营造大干快干、争先恐后、跑步前进的良好氛围,进一步锚定目标、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确保京昆高速改扩建(蒲涝段)等3个项目年内建成通车;西延高铁富平段加快建设,力争京昆高速合阳至蒲城段改扩建等3个项目尽早开工;加力推动菏宝高速临猗黄河大桥、242国道冯原至澄城公路等11个续建项目加快建设;助推合铜高速合阳北连接线、310国道渭南至华阴上跨连霍高速桥梁2个项目全面收尾。加强与发改、自然资源规划、环保等部门沟通对接,统筹制定中长期规划及专项规划。纳入省市规划的项目,提前开展前期工作,加快完善手续,尽早启动实施。已报审的项目,落实专人负责,协调建立容缺机制,缩短审批立项周期。已开工项目,科学组织实施,强化环境保障,确保如期建成。依托专家服务团队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及时处置涉电迁改、征地拆迁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同时,严厉打击干扰项目建设的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