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金山,云雾缭绕,穿着羊皮袄的康巴汉子走在雪山脚下......这样一条人帅景美的变装视频,出自甘孜“网红文旅局长”刘洪的短视频账号,这类视频是他在互联网世界“火热”的日常。
最近一段时间,四川、湖北、新疆等多地的文旅局局长们也像刘洪一样,纷纷扮相出镜,为家乡代言、为旅游助力。看到这样的热闹景象,网友们纷纷呼吁陕西的文旅局长“出战”。面对这样一波互联网热潮,作为文化旅游大省的陕西应如何“出彩”?陕西文旅应如何拿捏住这波“流量密码”?
互联网时代,注意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从一袭红衣的“策马雪原副局长”贺娇龙,到“丑出圈”的随州文旅局局长解伟,文旅局长们从办公室走到镜头前“躬身入局”,引发了不小关注,成功“出圈”。经由“网红局长”们介绍的地方,知名度大增、好感度提升,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旅游消费变得更加多元化,除了成熟、热门的景区,不少有特色且小众的区域也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这也为文旅局长们的宣传提供了原生动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网红局长”们的宣传方式、内容呈现一直在不断推陈出新,可谓从各个角度都“卷”出新高度。
毫无疑问的是,“网红局长”们所带来的关注度,为当地直接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效益。一条条火“出圈”的视频,成为网友们了解各地的一扇窗口,直接促进了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据统计,贺娇龙“火出圈”一年后,当地助农直播销售额达1.4亿元,带动2830人直接就业;“网红局长”刘洪所在的甘孜,春节假期共接待游客45.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6.33%和107.42%。在多方合力共促下,原来“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目的地、“好酒也怕巷子深”的景点变得热门,“出圈”的文旅宣传犹如催化剂,把吸引游客的关注力变成了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甘孜“网红文旅局长”刘洪(资料图)
那么,“网红局长”成功“出圈”的秘诀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火?
一方面,我国文旅行业正在快速走出低谷,民众出游热情持续高涨。2023年春节假日七天,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0%,市场前景广阔。
另一方面,在短视频热潮之下,“网红局长”们从办公室走到镜头前的宣传方式打破了惯性思维,突破了刻板印象。这种“出奇制胜”的宣传方式不仅缩短了景区与游客的距离感,更为当地旅游资源提供背书。
有专家认为,这种“花式”出圈现象,是市场从行政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向,说明各地更为重视市场需求,越来越希望迎合消费者偏好。另外,这是一种良性“内卷”,说明国内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也说明产品有一定的择优同质化倾向。
面对这一波互联网热潮,以及民众高涨的出游热情,陕西的网友按捺不住了,纷纷呼吁自家旅游局长“出战”。近日,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文旅局局长也加入“花式整活”队列。视频中,府谷县文旅局局长身着宋代官服穿梭在千年古邑府州,做起了家乡文化旅游的代言人。
作为文化旅游大省,陕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一个文化旅游资源宝库。陕西文旅要想抓住这波“流量密码”,是否仅凭“网红文旅局长”就可做到?
西安大唐不夜城夜景
需要注意的是,“网红文旅局长”所做的其实是宣传推广的工作,而发展旅游产业则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地旅游业软硬件如何,是决定游客是否能成为回头客的关键,也是将“网红文旅局长”从个人IP转化为目的地IP的关键。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一个地方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包括形象的培育,有它特定的规律,游客是否选择一个地方作为旅游目的地,取决于它是不是有知名度,更取决于这个地方有没有生活品质,能不能方便到达。
说到底,陕西文旅产业要想“出彩”,不仅是要做好对外宣传的“外功”,更要修炼好配套设施、品牌建设等“内功”。让陕西文旅深入人心,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在长安十二时辰做一回“唐朝人”,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重温红色记忆,在统万城考古遗址公园探秘“最后一个匈奴”,在安康瀛湖游览“秦巴仙境”……作为文化旅游大省,近年来,陕西着重打好“特色牌”,文旅产业的不断创新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文旅新产品、新业态,人们有了更多文旅体验项目可看、可玩、可赏。
去年,《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2021—2025年)》正式印发。(图片来源: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
去年,《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实施意见》指出,力争到2025年,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建成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实施意见》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措施,为陕西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好了路线图。
由此可见,陕西文旅要真正地深入人心,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集群,才能真正让陕西成为中国旅游目的地大IP。
“谁砸了甘孜旅游的锅,我一定砸了他的饭碗。”甘孜文旅局长刘洪的这句话,最近在网上又火了一把。2月26日,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投诉因退订康定一酒店被老板辱骂,引发网友关注。刘洪用“砸锅论”霸气回应,使得这一负面事件迅速平息。
游客退房不成反被骂,这类消费纠纷并不罕见。但是在自媒体时代,这样的纠纷很可能会被无限放大,进而给当地的旅游口碑造成严重影响。刘洪是“网红文旅局长”的代表人物,为推广甘孜旅游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旅游市场的个别乱象也恰恰说明了“出圈”不易,“守圈”更难。
四川道孚县文旅局局长降泽多吉曾表示:“火了之后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压力山大’。我们更应该关注旅游基础设施的提升,更应该关注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
春节期间的西安大雁塔景区
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的旅游市场迎来了一波强势回暖,陕西也不例外。兔年春节的陕西有多火?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感慨:“全国14亿人,7亿去了三亚,7亿到了西安。”虽然是一句夸张的比喻,但也形象地说明了陕西文旅市场的火爆势头。
据统计,春节期间,陕西全省404家零售样本企业商品零售额达12.5亿元,同比增长4.1%,166家餐饮样本企业收入同比增长达43.8%,西安市星级饭店出租率达到80.12%。携程平台上,兔年春节,目的地为西安的整体旅游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71%,跨省游订单量占比为74%。
火爆的市场氛围、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巨大的压力。“出圈”的陕西如何“守圈”?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推进的系统工程。
由于地理条件等多重因素,陕北、关中、陕南文旅资源较为分散,且主题特色存在明显差别,给文旅资源整合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当下,陕西各地均推出了一些精品旅游项目,但是在全省层面还缺乏整体的包装和宣传,以至于游客来到陕西不同地区,旅游的体验却截然不同。
对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燕建议,陕西要着眼于大范围规划、大区域合作,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项目,通过项目带动产业,产业促进发展,联合推进“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快速发展。
延安革命纪念馆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今年春节假期陕西文旅迎来了强劲回暖,但火热的旅游市场背后,还存在着旅游产品、景区服务、交通状况等方面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说明了陕西的旅游服务质量要在多个角度、多个领域进行进一步提升,因此要持续推进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监管,维护好陕西旅游品牌形象。
总而言之,陕西文旅要“出圈”并“守圈”,就要学会在文旅行业转型发展中不断寻求融合创新和突破,坚定市场化导向,丰富文旅产品供给,营造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陕西将加快培育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就包括了文化旅游产业。“网红文旅局长”的宣传方式值得陕西借鉴,但从根本上来说,持续修炼好“内功”才是陕西文旅真正的“流量密码”,只有做大做强产业规模,才能让游客引得来留得住,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文/辛思捷 王佳祯 图/陈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