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作者:刘媛媛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刘媛媛)金秋十月,安康市平利县广佛镇东山寨村的魔芋专业合作社的厂房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东山寨村三组村民李明凤正在对魔芋进行前期处理,以方便清洗。“自从有了这个合作社,我们就多了一条增收渠道,我每天能有百来块的收入呢!”厂房内,清洗、切片、烘干、磨粉每一道工序都由专人负责,确保魔芋能够干净、安全、高效生产。
东山寨村党支部书记杨昌学对笔者说:“虽然已经过去六年多,但我总会想起2016年3月3日,平利县东山寨魔芋专业合作社成立,村里人从此多了一条增收致富之路。”
合作社成立了,技术支持、政策资金、加工流程等诸多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杨昌学。通过不断探索,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入股分红,带领群众一起参与,充分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合作社的生产经营逐渐步入正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从最开始单纯的种植收购,发展到现在种植、加工、销售多层次经营。有了魔芋合作社这个样板,我们现在又发展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力争将村里的气候资源用好、土地资源盘活、人力资源带好,确保群众在家门口都能增收致富。”说起这些,杨昌学有使不完的干劲。
在平利县广佛镇,像东山寨村这样依靠特色产业加快迈出乡村振兴步伐的村还有很多,松河村的稻田养鱼、塘坊村的食用菌、香河村的秦汉古茶等等。近年来,平利县广佛镇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管理模式,立足当地土壤、气候特点,积极引导各村发展主导产业,让更多人实现了持续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