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非遗项目“汉中藤编”正式获授牌

发布时间:   作者:胡婧 李文文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胡婧 李文文)6月11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宝鸡市行政中心举行。

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军林,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武勇超,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阳,宝鸡市市长王勇,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郑晓燕,陕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冯荣,陕西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王福豹,陕旅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陈小军等领导嘉宾,与全省各市区文化和旅游局、非遗保护中心相关工作人员,非遗工坊、非遗传承人与电商企业代表一起参加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高阳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汉中藤编授牌。2021年5月24日,国务院《关于发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21〕8号)中,汉中藤编名列其中。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意味着汉中藤编跨入“国”字号发展平台,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至此,南郑区已有汉调桄桄、汉中藤编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ͼƬ1.png

南郑历史悠久,有“千年古县”之称,是汉水流域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近年来,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加大了非遗保护力度,特别是开展了非遗的资源普查与记录工程,非遗抢救性保护工作。汉中藤编的脱颖而出,也是近年来汉中市南郑区文化建设特别是非遗保护的新成果。

汉中藤编是以青藤、竹、木为原料,运用手工编制各种生活器具或工艺品的传统技艺,具有纯天然、纯手工、绿色环保、质韧体轻、大方耐用、雅致简朴、透气舒适等特点。汉中藤编手工编织历史悠久,民间流传已逾千年。藤编技艺在漫长的传承岁月里,无论原材料,还是工艺、造型、编织图案等都在不断演变创新。

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汉中市南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不断贯彻执行非遗保护法,指导本区藤编企业、合作社积极探索“非遗+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推进汉中藤编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产业振兴,以“加强合作、提升品牌、持续发展、共同致富”为宗旨,带动上千户农户入社、培养熟练藤编工人2000余人、助力上百户贫困户脱贫,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加强与西安美术学院和西北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联系,成立研学基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合作研发新产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电商平台的开发利用,拓宽销售渠道,生产的各类藤编产品畅销海内外,给企业和村民带来了巨大财富。与此同时,南郑区良顺藤编有限公司以藤编为主,带动棕编、竹编、扇编、草编等传统手工技艺共同发展,在传承非遗手工艺的同时,带领村民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汉中藤编的保护责任单位,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将鼓励并推动传统手工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使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在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的支持下,让汉中藤编这一老手艺呈现强大的生命力,在产业发展的大道上驰骋。


编辑:西亮           责编:王越美           终审:吴汉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